|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胃癌肝转移可通过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姑息治疗等方式控制病情。化疗是常用手段,但需结合患者体质、转移灶范围等因素综合评估。
1、化疗:化疗适用于多数胃癌肝转移患者,常用方案含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紫杉醇等药物,可能引起骨髓抑制、胃肠反应等症状,需配合止吐药及升白治疗。
2、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或血管生成异常患者,可联合曲妥珠单抗、雷莫芦单抗等靶向药物,治疗前需完善基因检测评估适应症。
3、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可用于微卫星不稳定型肿瘤,需监测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不良反应。
4、姑息治疗:针对广泛转移或体能状态差者,可通过止痛、营养支持改善生活质量,必要时行肝动脉栓塞缓解病灶进展。
建议肿瘤内科与肝胆外科多学科会诊,根据肝功能储备、原发灶控制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摄入并定期评估疗效。
下颌淋巴癌早期症状可能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局部皮肤瘙痒、低热盗汗、体重下降等表现。
1、无痛性肿大早期常见下颌或颈部出现质地坚硬、活动度差的肿块,多数无压痛,可能与EB病毒感染或免疫缺陷有关,需通过活检确诊。
2、皮肤瘙痒肿瘤细胞释放组胺样物质可导致病变区域皮肤顽固性瘙痒,区别于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局限在淋巴结引流区域。
3、低热盗汗37.5-38℃的周期性发热伴夜间汗湿衣被,为肿瘤代谢产物引发的B症状,需与结核等感染性疾病鉴别。
4、体重下降半年内体重减轻超过10%且无明确诱因,与肿瘤消耗及细胞因子介导的代谢紊乱相关,是疾病进展的重要信号。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血液科,完善淋巴结超声、PET-CT等检查,日常注意记录症状变化时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