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黄斑水肿的形成可能与视网膜血管渗漏、炎症反应、手术创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因素有关。黄斑水肿通常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症状,可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方式确诊。
1、视网膜血管渗漏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会导致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血浆成分渗漏至黄斑区组织间隙。常见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能伴随眼底出血和硬性渗出。治疗需控制原发病,遵医嘱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术封闭渗漏点。
2、炎症反应
葡萄膜炎或眼内炎引发的炎性介质释放,可导致黄斑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患者多伴有眼红、畏光、飞蚊症等表现。需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等抗炎药物,严重时需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
3、手术创伤
白内障摘除或玻璃体切除术后可能因机械刺激引发暂时性黄斑水肿。典型表现为术后1-3周出现视力波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视网膜层间积液。多数病例可自愈,严重时需使用溴芬酸钠滴眼液或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血管通透性增高引发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多有糖尿病史,眼底可见微动脉瘤和软性渗出。除控制血糖外,需定期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必要时行黄斑格栅样光凝。
5、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分支静脉血栓形成后,静脉压增高迫使液体渗入黄斑区。急性期可见视网膜火焰状出血和视盘水肿。治疗需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改善微循环,严重缺血型需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预防新生血管。
黄斑水肿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控制每日用眼时间不超过6小时。饮食需限制高盐高脂食物,增加蓝莓、菠菜等富含叶黄素的深色蔬果摄入。定期监测视力变化,出现视物扭曲或中心暗影扩大时需立即复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需维持低于140/90毫米汞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