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宝宝胃肠炎可能会反复发烧,通常与感染未控制或脱水有关。胃肠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发热是常见症状之一。
病毒性胃肠炎引起的发热多为低至中度,体温波动在37.5-39摄氏度之间,可能持续2-3天。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时,发热症状常伴随呕吐、腹泻出现。适当补液、物理降温后体温可逐渐下降,但若病毒活跃期未结束,可能出现体温反复升高。
细菌性胃肠炎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感染时,发热可能超过39摄氏度,且容易反复。这类感染需通过粪便培养确诊,未经抗生素治疗前,发热症状可能持续3-5天。严重脱水也会导致体温调节异常,表现为退烧后再次发热。当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囟门凹陷等脱水体征时,即使补液后仍可能反复发热。
建议家长记录宝宝体温变化曲线,保持少量多次喂水或口服补液盐。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对症治疗。若发热超过72小时或体温超过40摄氏度,需及时就医排查脓毒症、肠套叠等并发症。护理期间注意饮食清淡,暂停乳制品摄入,改用米汤、面糊等低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