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小孩桡骨头半脱位未及时复位可通过手法复位、支具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桡骨头半脱位多由牵拉手臂、跌倒等外力作用导致,常表现为肘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手法复位
早期未及时复位的患儿仍可尝试闭合手法复位。医生会一手握住患儿前臂,另一手拇指按压桡骨头,同时旋转前臂完成复位。复位成功时可闻及弹响,疼痛立即缓解。若复位后仍有活动障碍,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合并韧带损伤。
2、支具固定
复位后需用肘关节支具固定2-3周。可选择可调节角度的铰链式支具,维持肘关节于功能位,避免桡骨头再次脱位。固定期间应定期检查皮肤受压情况,指导患儿进行手指屈伸锻炼以防僵硬。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适用剂型。若存在软组织肿胀,可外敷双氯芬酸钠凝胶。禁止自行使用成人剂型药物,避免超剂量用药掩盖病情。
4、物理治疗
拆除支具后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初期采用超声波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后期通过弹力带训练增强肘关节稳定性。训练强度以不诱发疼痛为度,每周3-5次,持续4-6周可恢复关节功能。
5、手术治疗
反复脱位或合并骨折者需行关节囊修补术。采用肘后侧入路修复环状韧带,术后石膏固定4周。对于骨骼发育未成熟的患儿,可选择肱桡关节弹性髓内钉固定术,避免损伤骨骺。
家长发现儿童肘关节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牵拉患肢。复位后2周内限制剧烈运动,日常可补充牛奶、鸡蛋等富含钙质食物促进骨骼健康。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复位效果,若出现患肢麻木、苍白等血液循环异常需立即返诊。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习惯性脱位或肘关节退行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