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两个月宝宝总是使劲挣可能由肠胀气、饥饿感、排便需求、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拍嗝排气、按需喂养、腹部按摩、襁褓包裹等方式缓解。
1、肠胀气婴儿胃肠功能未成熟易积气,表现为脸憋红、蹬腿扭动。家长需在喂奶后竖抱拍嗝,每天做3-5次顺时针腹部按摩,可遵医嘱使用西甲硅油乳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缓解胀气。
2、饥饿感喂养不足时宝宝会通过身体扭动表达需求。家长需观察饥饿信号如觅食动作,按需增加哺乳量,母乳喂养每2-3小时一次,配方奶喂养按体重计算总量分次给予。
3、排便需求直肠压力刺激引发反射性挣动。家长可帮助屈腿压腹促进排便,使用茶油轻柔按摩肛周,若持续未排便需排除巨结肠等疾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辅助。
4、神经发育新生儿神经系统未完善会出现莫罗反射。家长可用襁褓包裹减少惊跳,保持环境安静,每日进行被动操训练,一般3-4月龄后逐渐消失。
注意记录宝宝挣动频率与伴随症状,避免过度包裹影响散热,若伴随发热、呕吐或持续哭闹需及时儿科就诊排除肠套叠等急症。
发烧38℃两天未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病因排查、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持续发热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反应异常、中暑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保持室温适宜,减少衣物覆盖,适当补充水分帮助散热。
2、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阿司匹林等退热药。药物需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3、病因排查:观察是否伴随咳嗽、腹泻等症状。病毒感染多呈自限性,细菌感染可能需抗生素治疗,免疫性疾病需专项检查。
4、及时就医:婴幼儿、孕妇或伴有意识模糊、皮疹、颈部僵硬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持续3天以上发热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
发热期间建议进食粥类、果蔬等易消化食物,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每4小时监测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