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结肠息肉切除后又腹痛怎么办?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结肠息肉切除后又腹痛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禚洪庆
禚洪庆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结肠息肉切除后又腹痛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口服药物、内镜复查、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腹痛可能与术后创面刺激、饮食不当、炎症反应、息肉复发、肠粘连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术后早期需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逐步过渡至半流质和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高纤维及产气食物,减少肠道蠕动对创面的摩擦。每日少量多餐,进食温度适宜,同时保证1500-2000毫升饮水量,有助于预防便秘引起的腹压增高。

2、热敷腹部

用40℃左右温水袋局部热敷下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力可促进腹腔血液循环,缓解肠管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合并发热或出血时应禁用。可配合顺时针轻柔按摩脐周,帮助肠道气体排出。

3、口服药物

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匹维溴铵片缓解肠痉挛。若存在感染迹象可选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疼痛明显时短期服用消旋山莨菪碱片。所有药物需严格按说明书及医师指导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4、内镜复查

术后3-6个月需进行结肠镜复查,明确是否存在息肉残留或复发。检查前按规范进行肠道准备,术中观察原切除部位愈合情况。若发现新生息肉可同步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病理检查确认性质。对于广基息肉切除后,建议缩短复查间隔至1-3个月。

5、手术干预

当腹痛持续加重伴便血、发热时,可能需腹腔镜探查处理肠粘连或穿孔。对于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需评估是否追加肠段切除术。复杂病例建议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切口感染。

术后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1个月。每日记录腹痛部位、性质与排便情况,出现持续绞痛、呕血或黑便立即就医。长期随访中需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每年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建立健康档案跟踪肠道健康状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湿润烧伤膏可以治褥疮吗

湿润烧伤膏可用于治疗褥疮,褥疮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涂抹、减压护理、营养支持和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褥疮通常由长期卧床、局部受压、血液循环不良、营养不良和皮肤感染等因素引起。 1、局部清洁:保持褥疮创面清洁是治疗的基础。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和的消毒液清洗创面,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以免加重皮肤损伤。清洁后轻轻擦干,保持创面干燥。 2、药物涂抹:湿润烧伤膏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消炎止痛的作用。将药膏均匀涂抹于褥疮创面,每日2-3次。使用前确保创面清洁,涂抹后可用无菌纱布覆盖,防止感染。 3、减压护理:减轻局部压力是预防和治疗褥疮的关键。定期为患者翻身,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使用气垫床或减压垫,分散身体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营养支持:营养不良会延缓褥疮愈合。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瘦肉和新鲜蔬菜水果。必要时可补充营养制剂,促进创面修复。 5、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可使用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方法,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皮肤反应,避免烫伤。 褥疮的护理需注重饮食调理和适度运动。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绿叶蔬菜等,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适度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生。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家属应协助进行被动运动,如关节屈伸、肌肉按摩等。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检查受压部位,及时处理皮肤问题。若褥疮症状加重或出现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