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婴儿咳嗽咳喘可通过保持环境湿润、调整喂养姿势、拍背排痰、雾化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婴儿咳嗽咳喘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先天性气道异常、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空调或暖气直吹,减少冷空气对气道的刺激。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降低病原体浓度。若婴儿伴有鼻塞,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鼻腔。
喂奶时抬高婴儿头部15-30度,喂食后竖抱拍嗝20分钟。少量多次喂养,单次奶量减少10-20毫升。配方奶喂养者需检查奶嘴孔径是否合适,避免流速过快引发呛咳。母乳喂养母亲应限制乳制品摄入,观察是否与婴儿过敏相关。
餐前或餐后1小时进行,五指并拢呈空心掌,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轻拍背部。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3-4次。配合体位引流,将婴儿置于头低臀高位(倾斜15度)。若痰液黏稠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帮助稀释痰液。
适用于喘息明显者,常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器面罩需紧贴面部,单次雾化时间8-10分钟。雾化后清洁面部并漱口,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口腔念珠菌感染。急性发作期每日2-3次,缓解后逐渐减量。
细菌感染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支原体感染可选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过敏性咳嗽可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喘息严重时短期使用孟鲁司特钠颗粒。中成药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需辨证使用。所有药物均须严格遵医嘱,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密切观察婴儿呼吸频率、面色及精神状态,若出现呼吸超过50次/分、口唇发绀、拒食或嗜睡应立即就医。日常避免接触烟雾、香水等刺激性气味,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6个月以上婴儿可适量饮用温开水,哺乳期母亲需饮食清淡。疫苗接种可预防百日咳等传染性疾病,建议按时完成免疫程序。
27个月宝宝咳嗽流鼻涕呕吐可能由感冒、过敏反应、胃肠型感冒、鼻窦炎等原因引起。
1、感冒:病毒感染导致呼吸道炎症,表现为咳嗽、流清涕,可能伴随低热。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饮水量,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止咳糖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2、过敏反应:接触花粉或尘螨等过敏原引发鼻黏膜水肿,出现阵发性喷嚏和清水样鼻涕。家长需清除过敏原,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颗粒、西替利嗪滴剂。
3、胃肠型感冒:肠道病毒侵袭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常见呕吐伴腹泻。家长需少量多次喂食米汤,防止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4、鼻窦炎:细菌感染导致鼻窦脓性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引发咳嗽和呕吐。家长需抬高宝宝睡姿减少分泌物倒流,需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与进食情况,若呕吐频繁或出现嗜睡需立即就医,喂养时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粥、苹果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