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艾滋病症状不具有特异性,需结合高危行为史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判断。常见表现包括持续发热、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反复感染等。
1、早期表现急性HIV感染期可能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咽痛、皮疹、关节痛等,通常持续1-2周自行缓解。
2、进展期症状随着免疫力下降,可能出现持续发热超过1个月、腹泻、口腔白斑、带状疱疹、肺结核等机会性感染。
3、终末期表现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严重消耗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等。
建议有高危行为者及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窗口期后检测结果为阴性可基本排除感染,确诊需通过专业医疗机构实验室检查。
手指甲下有淤血可能由外伤挤压、真菌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血管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冷敷、抗真菌治疗、血液检查、血管评估等方式处理。
1、外伤挤压指甲受外力撞击或挤压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甲下紫黑色斑块。避免继续受压,伤后48小时内冰敷患处减少出血。
2、真菌感染甲癣侵蚀甲床可能导致点状出血,伴随甲板增厚发黄。可遵医嘱使用特比萘芬乳膏、环吡酮胺搽剂、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
3、凝血异常血小板减少或维生素K缺乏时易发生自发性甲下出血。需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补充维生素K或输注血小板。
4、血管病变血管炎或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能导致反复甲下淤血。建议完善血管超声检查,确诊后使用芦丁片、血塞通片等改善血管通透性。
避免指甲外伤,保持手足干燥清洁,出现持续淤血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排查血液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