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宝宝接种乙肝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食欲减退、轻微腹泻等反应,通常属于正常免疫应答。
1、局部红肿:注射部位可能出现发红或硬结,建议家长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一般2-3天自行消退。
2、低热:部分宝宝会出现体温轻度升高,家长需多喂温水并监测体温,若超过38.5℃需就医。
3、食欲减退:疫苗刺激可能导致短暂食欲下降,家长可少量多次喂养易消化食物如米糊、母乳。
4、轻微腹泻:肠道菌群可能受短暂影响,家长需注意补充水分,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等药物。
接种后建议观察30分钟再离开医院,48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出现持续高热或异常哭闹需及时就医。
乙肝疫苗不是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生物制品,免疫球蛋白则是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主要用于紧急免疫或特定疾病的治疗。
1、成分差异乙肝疫苗主要成分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免疫球蛋白则是从人血浆中提取的抗体,可直接提供免疫保护。
2、作用机制乙肝疫苗需要接种后2-4周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属于主动免疫;免疫球蛋白注射后立即起效,属于被动免疫。
3、适应症乙肝疫苗用于健康人群的常规预防接种;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暴露后紧急预防或免疫缺陷患者的治疗。
4、保护时效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可维持多年甚至终身;免疫球蛋白提供的保护仅能持续2-6个月。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建议高危人群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必要时加强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