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宝宝出现猩红热是什么原因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出现猩红热是什么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郭朝阳
郭朝阳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出现猩红热通常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可能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接触传播,常见诱因包括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感染者、环境卫生不良或皮肤破损感染。

1、免疫力低下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细菌侵袭。建议家长加强营养补充,保证充足睡眠,定期接种疫苗提升抵抗力。

2、接触感染者

与猩红热患者共处密闭空间或共用物品可能导致传播。家长需隔离患儿,对餐具玩具消毒,佩戴口罩护理。

3、链球菌感染

病原体通过咽喉或皮肤伤口侵入,可能伴随咽痛、草莓舌症状。需医生开具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治疗。

4、继发感染

未及时治疗的链球菌咽炎可能进展为猩红热,表现为全身红疹、脱屑。需联合使用退热药布洛芬混悬滴剂和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皮肤清洁,选择棉质衣物,饮食以流质温凉食物为主,出现高热不退或嗜睡等症状须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乙肝大三阳会传染给宝宝吗

乙肝大三阳可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传染给宝宝,传播途径主要有宫内感染、产时接触、产后密切接触。

1、宫内感染

孕期胎盘屏障受损时,乙肝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建议孕妇定期监测乙肝病毒载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阻断。

2、产时接触

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接触母体血液和分泌物可能导致感染,应在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接种。

3、产后密切接触

哺乳或日常护理中体液接触可能造成传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需避免母乳喂养,照料婴儿时应注意皮肤黏膜破损防护。

4、病毒载量

母体乙肝病毒DNA水平超过一定数值时传播风险显著增加,建议孕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毒载量,可选用替比夫定等妊娠B类抗病毒药物。

携带乙肝病毒的孕产妇应全程规范产检,新生儿需完成0-1-6月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并定期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