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腹泻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怎么办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腹泻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腹泻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调整饮食、静脉补液、使用止泻药物、补充微量元素等方式治疗。腹泻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通常由肠道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副作用、慢性肠炎、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

1、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含有葡萄糖和电解质,能够快速补充因腹泻丢失的水分和钠、钾等元素。适用于轻度脱水患者,可直接冲泡温水饮用。常见剂型包括口服补液盐散、口服补液盐颗粒等。使用时应少量多次服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加重胃肠负担。

2、调整饮食

腹泻期间应选择低纤维、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香蕉等。避免食用乳制品、高糖食物及刺激性食物。可适量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如土豆、橙汁,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饮食调整需持续至腹泻完全缓解后2-3天。

3、静脉补液

对于中重度脱水或无法经口补液的患者,需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补充体液。静脉补液能快速纠正脱水状态,适用于呕吐严重或意识模糊的患者。具体补液方案需由医生根据脱水程度和电解质检查结果制定。

4、使用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和保护肠黏膜,盐酸洛哌丁胺胶囊能抑制肠道蠕动减少排便次数。但细菌性腹泻应慎用止泻药,以免毒素滞留体内。用药前需明确腹泻病因,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需配合抗感染治疗。

5、补充微量元素

长期腹泻可能导致锌、镁等微量元素缺乏。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可改善肠黏膜修复,硫酸镁注射液能缓解肌肉痉挛。微量元素补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过量补充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儿童腹泻尤其需要注意锌元素的补充。

腹泻期间应密切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脱水指征,若出现少尿、嗜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逐步增加饮食中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食品卫生和手部清洁,预防肠道感染复发。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出现腹泻时,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评估脱水程度。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80多岁得了胰腺炎容易好吗

80多岁患者患胰腺炎的预后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及基础疾病综合判断,多数轻症患者经规范治疗可好转,但高龄合并重症胰腺炎时恢复难度较大。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是老年患者较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上腹持续疼痛伴恶心呕吐,血淀粉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此类患者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及抑酸护胃等治疗,症状通常在1-2周内缓解。采用注射用生长抑素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胰酶分泌,同时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平衡。对于合并胆道梗阻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能显著改善预后。

重症急性胰腺炎在老年群体中病死率较高,尤其当出现胰腺坏死、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时。这类患者需要重症监护治疗,必要时行经皮穿刺引流或坏死组织清除术。高龄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病,脏器代偿功能差,易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观察显示,80岁以上重症患者即使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高级生命支持,完全康复概率仍显著低于年轻患者。

老年胰腺炎患者恢复期需严格遵循低脂流质饮食过渡原则,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20克以下,优先选择蒸蛋羹、米油等易消化食物。建议家属协助记录每日出入量及腹痛变化,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胰腺修复情况。长期管理方面应注意控制血糖水平,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胰腺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若出现持续消瘦或脂肪泻,需警惕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可遵医嘱补充胰酶肠溶胶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