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四岁孩子尿床怎么办

|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四岁孩子尿床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冬
周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四岁孩子尿床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心理疏导、膀胱训练、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尿床通常由生理发育延迟、心理压力、泌尿系统异常、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水习惯

白天规律饮水,睡前两小时限制液体摄入。家长需记录孩子每日饮水量,避免晚餐过咸或含利尿成分的食物。

2、心理疏导

避免因尿床责备孩子,家长需通过鼓励增强孩子信心。心理压力可能与入园适应、家庭环境变化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夜间惊醒或抗拒入睡。

3、膀胱训练

白天定时排尿并逐渐延长憋尿时间,帮助膀胱容量发育。家长需陪同孩子进行排尿中断练习,每次排尿分两到三次完成。

4、药物治疗

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奥昔布宁缓释片、托特罗定片等药物。泌尿系统异常可能与隐性脊柱裂、尿道感染有关,常伴随尿频尿急症状。

夜间使用防水床垫,避免穿尿不湿以建立排尿意识。若五岁后仍频繁尿床,建议儿科或泌尿外科就诊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注意事项及护理有哪些

新生儿护理需重点关注喂养、清洁、睡眠和健康监测四个方面,主要方法有按需哺乳、脐部消毒、仰卧睡姿和体温观察。

1、喂养护理

母乳喂养每2-3小时一次,人工喂养需严格消毒奶具。家长需观察婴儿吞咽节奏,避免呛奶,哺乳后竖抱拍嗝15分钟。

2、清洁护理

每日用温水擦洗脸部及皮肤皱褶处,脐部用75%酒精环形消毒。家长需保持尿布区干燥,排便后立即用温水清洗。

3、睡眠护理

采用仰卧位睡眠,婴儿床避免放置柔软物品。家长需维持室温24-26℃,包裹襁褓时留出下肢活动空间。

4、健康监测

每日测量体温1-2次,记录大小便次数。家长需观察皮肤黄疸变化,发现异常哭闹、拒奶等情况及时就医。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接触婴儿前洗手,避免亲吻新生儿面部,定期进行儿童保健门诊随访。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