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小孩跟腱疼可能由运动损伤、生长痛、跟腱炎、跟骨骨骨骺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运动损伤:剧烈运动或运动姿势不当可能导致跟腱拉伤,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建议家长限制孩子活动,48小时内冰敷,后期热敷促进恢复。
2、生长痛:快速生长期跟腱承受牵拉力增大引发疼痛,夜间多见。家长需帮助孩子做跟腱拉伸按摩,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
3、跟腱炎:过度使用导致跟腱无菌性炎症,疼痛在活动后加重。可能与运动量骤增、鞋子不合适有关,表现为晨起僵硬。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
4、跟骨骨骨骺炎:8-14岁儿童常见,因跟骨骨骨骺反复牵拉导致,表现为足跟后下方压痛。可能与肥胖、运动过量有关,需减少跑跳,使用矫形鞋垫,严重时需石膏固定。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疼痛持续时间,避免剧烈运动,选择缓冲好的运动鞋,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影响行走应及时就医。
新生儿护理需重点关注喂养、清洁、睡眠和健康监测四个方面,主要方法有按需哺乳、脐部消毒、仰卧睡姿和体温观察。
1、喂养护理母乳喂养每2-3小时一次,人工喂养需严格消毒奶具。家长需观察婴儿吞咽节奏,避免呛奶,哺乳后竖抱拍嗝15分钟。
2、清洁护理每日用温水擦洗脸部及皮肤皱褶处,脐部用75%酒精环形消毒。家长需保持尿布区干燥,排便后立即用温水清洗。
3、睡眠护理采用仰卧位睡眠,婴儿床避免放置柔软物品。家长需维持室温24-26℃,包裹襁褓时留出下肢活动空间。
4、健康监测每日测量体温1-2次,记录大小便次数。家长需观察皮肤黄疸变化,发现异常哭闹、拒奶等情况及时就医。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接触婴儿前洗手,避免亲吻新生儿面部,定期进行儿童保健门诊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