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什么情况下做心肺复苏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情况下做心肺复苏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亢晓冬
亢晓冬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试图通过心肺复苏,使病人恢复自主的呼吸和心跳,比如,病人如果药物中毒、食物中毒、车祸、外伤、心脏病、高血压、触电、溺水、气体中毒、异物堵塞气道等,导致病人呼吸停止或者心跳停止的情况,均可以通过心肺复苏来抢救,以增加病人生还的机会。心肺复苏,是指对呼吸停止、心脏骤停的病人,一种急救的抢救措施。如果没有脉搏,这个时候就需要赶紧做心肺复苏,为病人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说高血压不是病

高血压通常不被视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或症状,可能与多种生理和病理因素相关。它通常由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肥胖、慢性肾病和内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长期未控制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1、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和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血压升高。改善生活方式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建议减少盐摄入、戒烟限酒、增加有氧运动。 2、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更容易患病。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通过定期监测血压和健康管理,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3、肥胖:体重超标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减重是控制血压的有效方法,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内。 4、慢性肾病:肾脏功能异常会影响体内水钠平衡,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可能与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狭窄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治疗包括控制血压和改善肾功能。 5、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引发高血压。高血压可能与激素分泌异常、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多汗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药物或手术干预。 高血压患者应注重饮食调理,多吃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