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小孩尿崩症症状主要有多尿、烦渴、脱水、体重下降、夜间遗尿等。尿崩症通常由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其不敏感引起,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两类。
1、多尿
患儿每日尿量明显超过同龄儿童正常范围,尿量可达4-10升甚至更多。尿液颜色清亮,尿比重持续低于1.005。这种多尿症状与饮水多少无关,即使限制饮水也无法减少尿量。家长需注意记录患儿每日尿量变化,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2、烦渴
由于大量水分通过尿液丢失,患儿会出现异常口渴表现,饮水量显著增加。患儿可能频繁要求喝水,夜间也会因口渴醒来饮水。家长需保证患儿随时能获得清洁饮用水,避免脱水发生。
3、脱水
长期多尿可导致脱水症状,表现为皮肤弹性差、口唇干裂、眼窝凹陷等。严重时可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症状。家长需观察患儿皮肤状态和精神状态,发现脱水迹象应及时就医。
4、体重下降
由于水分大量丢失且影响营养吸收,患儿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或体重下降。婴幼儿可能出现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体重变化,记录生长曲线。
5、夜间遗尿
部分患儿会出现夜间尿床现象,这与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节律异常有关。5岁以上儿童若持续出现夜间遗尿,家长应考虑尿崩症可能。建议家长记录患儿夜间排尿情况,包括遗尿频率和尿量。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可能建议进行禁水试验、血尿渗透压测定等检查。日常生活中要保证患儿充足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环境,定期监测尿量和体重变化。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含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的摄入,维持电解质平衡。对于确诊患儿,家长需遵医嘱按时给药,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