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孩摔倒了呕吐怎么办?

|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摔倒了呕吐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摔倒了呕吐可通过观察意识状态、清洁口腔、暂时禁食、头部冷敷、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小孩摔倒呕吐可能由轻微脑震荡、胃肠不适、颅内压增高、耳部损伤、心理应激等原因引起。

1、观察意识状态

家长需立即检查儿童是否清醒,能否正常应答。若出现持续哭闹、嗜睡或呼唤无反应,可能提示颅脑损伤。此时应避免移动患儿颈部,保持平卧位并记录呕吐次数。可轻拍足底测试反应,观察瞳孔是否等大。脑震荡患儿可能伴随短暂意识丧失,需排除颅内出血风险。

2、清洁口腔

使用纱布缠绕手指清除口腔残留呕吐物,防止误吸导致窒息。侧卧体位有助于分泌物引流,婴幼儿需托住头部保持气道通畅。呕吐后可用温水漱口,但2岁以下儿童不宜大量饮水。反复呕吐时需检查口腔是否有磕碰伤口,牙齿断裂可能刺激呕吐反射。

3、暂时禁食

摔倒后2-3小时内应停止进食,胃肠受震荡时消化功能减弱。待呕吐停止后,从少量温糖水开始尝试,逐步过渡到米汤等流食。避免给予牛奶、果汁等刺激性饮品。若进食后再次呕吐,需延长禁食时间并评估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

4、头部冷敷

对头部撞击处进行局部冷敷,使用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每次冷敷5-10分钟,间隔30分钟重复,可减轻软组织肿胀和颅内压升高。前囟未闭的婴幼儿出现囟门膨隆时,提示可能颅内压增高,需立即就医。冷敷期间需监测是否出现抽搐或异常烦躁。

5、及时就医

出现喷射性呕吐、持续头痛、肢体无力或抽搐时,需急诊排除硬膜下血肿等急症。颅底骨折患儿可能有耳鼻漏液、熊猫眼征等表现。就医时应详细描述摔倒高度、着地部位和呕吐物特征。医生可能建议头部CT检查,必要时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或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

儿童摔倒后应保持24小时密切观察,睡眠时每小时唤醒一次确认意识状态。恢复饮食后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馒头,避免油炸食品。后续2-3天减少剧烈活动,若出现步态不稳或呕吐复发需复诊。家长需检查居家环境,移除地毯边缘等绊倒隐患,在楼梯处加装防护栏。学步期儿童建议佩戴防撞护头垫,乘坐交通工具须使用安全座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做完扁桃体手术后异常疼痛为什么?

扁桃体手术后异常疼痛可能与手术创伤、神经敏感、感染等因素有关。扁桃体切除术会直接损伤咽喉部黏膜及周围组织,术后创面暴露、吞咽动作刺激以及炎症反应均可导致疼痛加剧。

1、手术创伤

扁桃体切除术需剥离扁桃体被膜,术中电凝或缝合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术后创面形成白色伪膜覆盖,黏膜下神经末梢暴露,吞咽时肌肉牵拉会直接刺激创面。疼痛多集中于术后1-3天,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栓剂等镇痛药物,避免进食过热或坚硬食物。

2、神经敏感

舌咽神经分支分布于扁桃体区域,手术操作可能导致神经末梢异常敏感。部分患者会出现放射性耳痛,表现为咽喉与耳部联动性刺痛。这种情况通常持续2-5天,可通过冰敷颈部、使用利多卡因喷雾局部麻醉缓解。若疼痛超过1周需排除神经损伤。

3、创面感染

术后伪膜脱落期易继发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时疼痛呈搏动性加剧,伴随发热、口臭及颈部淋巴结肿大。需就医进行创面分泌物培养,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

4、肌肉痉挛

咽喉部肌肉因手术刺激可能发生反射性痉挛,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伴吞咽梗阻感。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凉流食,避免突然转头动作。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盐酸替扎尼定片缓解肌紧张,配合颈部轻柔按摩。

5、伪膜脱落

术后5-7天伪膜开始脱落,暴露出新生肉芽组织,此时接触食物或唾液会产生烧灼样疼痛。此阶段需加强口腔护理,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疼痛明显者可临时含服苯佐卡因含片。

术后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常温流质或软食如米汤、蒸蛋等,避免酸辣刺激性食物。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减少局部充血,用生理盐水喷雾保持咽喉湿润。若疼痛持续加重、出现出血或发热超过38.5℃,需立即返院复查。术后2周内禁止剧烈运动或用力咳嗽,通常14-21天创面可完全愈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