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艾滋病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持续发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淋巴结肿大等,病情发展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1、急性期:感染后2-4周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咽痛、皮疹、肌肉酸痛等,通常持续1-2周自行缓解。
2、无症状期:此期可持续数年,患者无明显症状,但病毒持续复制并破坏免疫系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
3、艾滋病期: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出现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发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口腔真菌感染等。
4、终末期:出现严重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结核病、隐球菌脑膜炎等,以及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
艾滋病症状因人而异,建议高危人群定期检测,确诊后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艾滋病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有效控制病情。治疗方法主要有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免疫调节治疗、并发症管理和定期监测。
1、抗病毒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能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常用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替诺福韦和多替拉韦。
2、免疫调节:通过药物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机会性感染风险,常用药物有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
3、并发症管理:针对艾滋病相关并发症进行治疗,如卡波西肉瘤和结核病等。
4、定期监测:定期检测病毒载量和CD4细胞计数,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艾滋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感染,并严格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