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过敏性结膜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过敏性结膜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瑞微
陈瑞微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副主任医师
过敏性结膜炎又称之为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结膜对外界变应原产生的一种超敏反应。诊断这类疾病是通过哪些检查方式来确诊,下面就介绍一下诊断本病症的一系列检查。首先检查的是结膜分泌物涂片以及结膜刮片检查,在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以及春季角膜、结膜炎约半数患者可发现变性的上皮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在巨乳头性结膜炎以及异位性角结膜炎阳性率则很低。还有就是检查泪液中的IgE定量分析:通过醋酸硝酸纤维膜滤纸从下穹隆中吸取泪液进行IgE定量分析,是一种半定量方法。这个方法操作简单,泪液中IgE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过敏性结膜炎的诊断,但是IgE缺乏也不能排除诊断。下一个检查就是皮肤试验以及结膜变应原激发试验,可用做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变应原的寻找、观察变应原引起的临床表现以及评价过敏治疗的效果,在进行脱敏治疗之前常采用这个试验找到变应原。多用于季节性及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但是阳性率不高,应注意假阳性的发生。还有印迹细胞检查,这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查。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发现变性的上皮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结膜活检检查仅在其他方法不能确诊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主要用于怀疑异位性角膜炎患者的诊断。皮肤试验检查对于确诊是否对某一个可疑变应原发生反应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在皮肤表层进行试验,必要时可进行皮内试验。通常所要检测的变应原包括:树草、花粉、螨和动物皮屑。还有就是类胰蛋白酶的检测检查,使用敏感的免疫检测法,在过敏性结膜炎可检测到泪液中类胰蛋白酶水平的增高。在测定类胰蛋白酶水平对于评估肥大细胞稳定剂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价值,最后就是组织学相关方面的检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玻璃体混浊与白内障是一回事吗

玻璃体混浊与白内障不是一回事,两者分别发生于眼球的不同结构且病因各异。玻璃体混浊是玻璃体液化或纤维增生导致的视觉干扰,白内障则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引发的视力下降。

玻璃体混浊主要表现为眼前出现漂浮的黑点、线状物或云雾样阴影,尤其在明亮背景下更明显。其常见原因包括年龄增长导致的玻璃体自然液化、高度近视引起的玻璃体后脱离、眼内炎症或出血等。轻度混浊通常无须特殊治疗,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可考虑玻璃体切割术。日常避免剧烈运动有助于减少玻璃体牵拉。

白内障的核心症状为无痛性渐进性视力模糊,可能伴随眩光、色彩辨识度下降。主要风险因素包括紫外线长期暴露、糖尿病、眼部外伤或激素类药物使用。手术置换人工晶状体是目前唯一有效治疗方式。预防需注意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血糖水平。两者虽均属眼部退行性病变,但发病机制与干预手段存在本质差异。

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一次眼底评估。出现突发闪光感、视野缺损或短期内视力骤降需立即就医,以排除视网膜脱离等急症。日常饮食可增加深色蔬菜及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摄入,有助于延缓眼部衰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