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儿童一类疫苗有哪些

| 1人回答 | 2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一类疫苗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一类疫苗主要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等。这些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属于国家免疫规划必须接种的疫苗,用于预防结核病、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等疾病。

1、卡介苗

卡介苗用于预防结核病,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化脓等反应,属于正常免疫反应。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有显著效果。

2、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采用0、1、6月龄的接种程序。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发热或注射部位疼痛。

3、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包括口服减毒活疫苗和注射灭活疫苗两种,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症。我国目前采用2月龄开始接种,共接种4剂次的免疫程序。疫苗接种后极少出现不良反应。

4、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采用3、4、5月龄和18月龄的接种程序。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反应,通常1-3天内自行缓解。

5、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用于预防麻疹,8月龄接种第一剂,18-24月龄接种第二剂。少数儿童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或轻微皮疹。该疫苗对预防麻疹病毒感染效果显著。

家长应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及时带孩子接种各类疫苗,接种前需告知医生儿童的健康状况。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如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均衡营养、充足睡眠,增强儿童免疫力。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幼儿急疹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高热和皮疹,需注意观察、护理和预防并发症。幼儿急疹的护理方法包括降温、补水、观察皮疹、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就医。 1、降温:幼儿急疹常伴随高热,需通过物理降温缓解不适。可使用温水擦拭额头、腋下、四肢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适当减少衣物,保持室内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剂量为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或布洛芬混悬液剂量为5-10mg/kg,每6-8小时一次。 2、补水:高热期间幼儿易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可给予温水、稀释果汁或口服补液盐溶液,少量多次喂服。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哺乳次数。观察尿量,若尿量减少或尿液颜色深黄,提示脱水,需及时补充液体。 3、观察皮疹:幼儿急疹的皮疹通常在高热消退后出现,表现为红色斑丘疹,多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皮疹一般不痒,无需特殊处理,避免抓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若皮疹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4、避免交叉感染:幼儿急疹具有传染性,需注意隔离防护。避免带患儿去公共场所,减少与其他儿童接触。家庭成员需勤洗手,保持室内清洁通风。患儿使用的餐具、玩具等需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5、及时就医:幼儿急疹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但需警惕并发症。若高热持续超过3天、皮疹异常、出现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血常规、病毒检测等检查,必要时给予抗病毒治疗或对症处理。 幼儿急疹期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粥、蔬菜泥、水果泥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持室内环境舒适,避免过度包裹或受凉。皮疹消退后,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体温,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患儿得到充分休息和护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