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念珠菌病如何预防

| 1人回答 | 9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念珠菌病如何预防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念珠菌病可通过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滥用抗生素、控制血糖、增强免疫力、减少潮湿环境接触等方式预防。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于皮肤、口腔、阴道等部位。

1、保持个人卫生

日常需注意会阴、口腔等易感染部位的清洁,勤换内衣裤并选择透气棉质面料。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冲洗阴道,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可减少肠道念珠菌污染。口腔念珠菌感染者需定期更换牙刷,假牙佩戴者每天用专用清洁剂消毒。

2、避免滥用抗生素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导致菌群失调,破坏阴道或肠道正常微生物屏障。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遵医嘱,必要时可配合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微生态制剂维持菌群平衡。糖尿病患者更需谨慎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3、控制血糖水平

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念珠菌感染。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物。饮食上限制精制糖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4、增强免疫功能

免疫力低下人群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维生素E软胶囊等抗氧化营养素。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需定期复查免疫功能,艾滋病患者应规范进行抗病毒治疗。

5、减少潮湿接触

游泳后及时更换泳衣,避免长时间穿着潮湿衣物。足部易出汗者可选用吸湿排汗袜,工作环境潮湿时穿戴防护手套。公共场所尽量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等个人物品,健身房器材使用前可用酒精棉片消毒。

预防念珠菌病需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糖尿病患者及孕妇等高风险人群更需加强防护。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异常或口腔白膜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确诊,避免自行使用抗真菌药物。日常可选择无糖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机体防御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长了瘊子怎么去掉

长了瘊子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去除。瘊子通常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与皮肤损伤、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 1、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氟尿嘧啶软膏等,可通过软化角质、抑制病毒增殖来去除瘊子。水杨酸软膏每日涂抹1-2次,咪喹莫特乳膏每周使用3次,氟尿嘧啶软膏每日涂抹1-2次,需持续使用数周至数月。 2、物理治疗:液氮冷冻治疗通过低温破坏瘊子组织,使其坏死脱落。激光治疗利用高能量光束气化瘊子组织,治疗过程快速且创伤小。两种方法均需多次治疗,间隔时间根据瘊子大小和数量而定。 3、手术切除:对于较大或顽固的瘊子,可采用手术切除。传统手术使用手术刀或剪刀直接切除瘊子,电灼术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瘊子组织。手术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 4、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瘊子复发。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海鲜等,对免疫系统有益。 5、预防感染:避免与瘊子患者直接接触,不共用毛巾、拖鞋等个人物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损伤,减少病毒感染机会。定期检查皮肤,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番茄等,有助于皮肤健康。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增强体质。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瘊子,防止感染扩散。若瘊子数量多、体积大或影响生活,建议及时就医,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