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骨科 > 人流

小儿骨折怎么处理好得快呢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骨折怎么处理好得快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骨折可通过固定制动、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功能锻炼、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小儿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骨骼发育异常、病理性骨折、重复性应力损伤等原因引起。

1、固定制动

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骨折部位是基础处理方式。稳定性骨折可采用石膏托固定4-6周,关节内骨折可能需要外固定支架。固定期间需保持患肢抬高,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家长需每日检查固定装置是否松动,避免患儿自行拆除。

2、药物治疗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疼痛,碳酸钙D3颗粒补充矿物质,伤科接骨片促进愈合。开放性骨折需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预防感染。药物使用期间家长需记录患儿用药反应,出现皮疹或胃肠道不适应及时复诊。

3、营养支持

骨折愈合期需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适量进食鱼肉、鸡蛋等优质蛋白。可增加猕猴桃、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家长需控制患儿甜食摄入,避免影响钙质吸收。

4、功能锻炼

拆除固定装置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训练。早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2周后加入抗阻力练习。上肢骨折可进行抓握训练,下肢骨折从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家长需陪同训练并记录关节活动度变化。

5、定期复查

骨折后1周、2周、4周需拍摄X线片评估愈合情况。出现固定装置移位、患肢肿胀加剧或持续疼痛需立即就诊。病理性骨折患儿每3个月需复查骨密度,监测骨骼发育状况。家长需保留所有影像学资料供医生对比参考。

小儿骨折恢复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奶制品和深色蔬菜摄入。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非负重肢体活动,如手指操或脚踝旋转练习。保证每日10小时睡眠有助于生长激素分泌。家长需建立康复日记,记录患儿的疼痛程度、活动能力及饮食情况,复诊时提供给医生作为评估依据。恢复后期可逐步加入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促进肌肉力量重建。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桥本氏甲亢怎么办

桥本氏甲亢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桥本氏甲亢通常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症状。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甲巯咪唑片10-20mg/日、丙硫氧嘧啶片50-100mg/日和左甲状腺素钠片25-50μg/日。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或补充甲状腺激素,帮助调节甲状腺功能。 2、饮食调整:避免摄入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减少碘盐使用。适量摄入富含硒的食物如巴西坚果、鸡蛋,有助于改善甲状腺功能。 3、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4、心理疏导:桥本氏甲亢患者常伴有焦虑、情绪波动。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或寻求心理咨询,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5、定期复查: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如TSH、FT3、FT4,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防止病情反复。 桥本氏甲亢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高碘食物,适量摄入富含硒和锌的食物。保持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