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肠梗阻患者是否需要多喝水需根据病情决定。不完全性肠梗阻未出现呕吐时,可遵医嘱少量多次饮水;完全性肠梗阻或伴随呕吐、腹胀时需禁水禁食。
不完全性肠梗阻早期肠道未完全堵塞,少量温水摄入有助于润滑肠道,促进肠蠕动恢复。此时可选择5-10毫升温水每1-2小时尝试饮用,若未诱发腹痛加重或呕吐,可逐步增加至每次30-50毫升。但需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防止增加肠道压力。同时应配合胃肠减压、禁食等措施,密切观察排气排便情况。
完全性肠梗阻或出现频繁呕吐、明显腹胀时,任何饮食饮水均会加重肠管扩张,可能诱发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此时需绝对禁水禁食,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临床常采用鼻胃管持续负压吸引减压,必要时需手术解除梗阻。部分特殊类型肠梗阻如麻痹性肠梗阻,即使无呕吐也需限制饮水。
肠梗阻患者恢复饮食需严格遵循医嘱,通常待肛门排气排便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日常需注意避免暴饮暴食、餐后剧烈运动等诱因,出现腹痛腹胀加重或停止排便排气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