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红眼病具有传染性,身边人可通过避免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勤洗手、不共用个人物品等方式预防。红眼病即急性结膜炎,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眼红、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1、隔离患者
患者应单独使用毛巾、枕头等物品,避免与他人直接接触。患者用过的物品需用沸水浸泡或酒精消毒,患者触碰过的门把手、水龙头等公共区域需定期清洁。患者应避免揉眼,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
2、加强手卫生
接触患者或患者物品后需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揉眼、进食前同样需彻底清洁双手。无法洗手时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揉搓双手至少20秒,确保覆盖指缝、指甲等部位。家长需帮助儿童规范洗手步骤。
3、避免共用物品
不与患者共用毛巾、枕头、眼妆工具等个人物品。患者使用过的眼镜、隐形眼镜盒需每日消毒,暂停佩戴隐形眼镜直至痊愈。家庭中可将患者物品单独存放,并标注明显标识。
4、环境消毒
患者居住环境需每日通风,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患者使用过的床单、衣物需用60℃以上热水洗涤。学校或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出现病例时,需对公共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5、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有助于提升抵抗力。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如胡萝卜、西蓝花等食物。儿童及体弱者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时可佩戴防护眼镜减少感染风险。
红眼病流行期间,身边人若出现眼红、畏光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未感染者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用手揉眼。患者应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托幼机构或学校患者需持医院复课证明方可返校。日常注意用眼卫生,游泳时佩戴泳镜,减少病原体接触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