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烧伤伤口干裂开可通过保持创面湿润、使用药物敷料、避免摩擦刺激、预防感染、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烧伤伤口干裂通常由创面脱水、护理不当、继发感染、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瘢痕增生等因素引起。
1、保持创面湿润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用敷料喷雾定期湿润创面,有助于缓解干裂。可选择含透明质酸的水凝胶敷料,这类敷料能模拟皮肤屏障功能,减少水分蒸发。避免使用酒精或双氧水等刺激性液体清洁,防止加重脱水。湿润环境能促进上皮细胞迁移,加速创面再上皮化。
2、使用药物敷料
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菌药膏,既能预防感染又可保持创面湿润。深度创面可选用含胶原蛋白的藻酸盐敷料,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浅表裂开可薄涂莫匹罗星软膏,形成保护性油膜。药物敷料需每日更换,更换时动作轻柔避免牵拉创面。
3、避免摩擦刺激
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关节部位可用纱布卷隔离保护。睡眠时用支架悬空被褥,防止无意间抓挠。清洁时采用蘸拭代替擦拭,水温保持37℃左右。已结痂部位禁止强行撕脱,可涂抹红霉素软膏软化痂皮。日常活动时注意避免创面与硬物直接接触。
4、预防感染
观察创面有无脓性分泌物、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定期使用苯扎氯铵溶液等皮肤消毒剂清洁周围皮肤。大面积创面可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全身感染。保持环境清洁,接触创面前严格洗手。感染风险高者可接种破伤风抗毒素。
5、及时就医
若裂开深度超过真皮层、面积大于手掌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需立即至烧伤专科处理。医生可能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或行清创植皮手术。儿童、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更应警惕,这类人群创面修复能力较差,易发展为慢性溃疡。
烧伤后需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不少于100克,有助于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C片剂和锌制剂,促进胶原合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瘢痕增生风险。恢复期可进行适度关节活动,防止挛缩畸形。严格防晒半年以上,新生皮肤对紫外线敏感易色素沉着。定期复诊评估愈合情况,深度烧伤可能需持续压力治疗预防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