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脸色发青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脸色发青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脸色发青可能与生理性因素、缺氧、先天性心脏病、肺部疾病、低血糖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暖、吸氧、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

1. 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皮肤薄、血液循环调节能力弱,寒冷环境下可能出现短暂脸色发青。建议家长及时用包被包裹婴儿,保持室温26-28摄氏度,避免直接吹风。若伴随手脚冰凉,可轻柔按摩四肢促进血液循环,通常10-20分钟可缓解。

2. 缺氧

分娩时脐带绕颈、羊水吸入或呼吸暂停可能导致缺氧,表现为脸色青紫伴呼吸急促。需立即清理呼吸道,必要时进行气囊面罩通气。缺氧可能与宫内窘迫、产程延长等因素有关,通常需住院监测血氧饱和度,严重时需呼吸机支持。

3. 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心脏畸形会导致血液氧合不足,出现持续性青紫,哭闹时加重。可通过心脏超声确诊,轻症可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改善心功能,重症需进行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或根治性手术。

4. 肺部疾病

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影响氧交换,表现为青紫伴呻吟样呼吸。需胸片检查确认,可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炎症,静脉注射氨溴索注射液稀释痰液,严重者需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5. 低血糖

早产儿或母亲妊娠糖尿病时,新生儿可能出现低血糖相关青紫。需立即检测指尖血糖,血糖低于2.2mmol/L时口服10%葡萄糖溶液,顽固性低血糖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同时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代谢异常。

家长发现新生儿脸色发青时,应立即检查呼吸是否顺畅,解开过紧衣物,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青紫持续时间、是否伴随抽搐或拒奶等情况,就医时需详细告知医生分娩过程、喂养情况等。日常需注意观察婴儿唇周、甲床颜色变化,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过高,按需喂养维持血糖稳定。若青紫反复出现或持续超过5分钟,须紧急就医排查器质性病变。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3个月宝宝拉奶瓣怎么回事

3个月宝宝拉奶瓣可能与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胃肠功能紊乱、蛋白质消化不良、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乳糖酶、使用益生菌等方式缓解。奶瓣是指大便中未完全消化的乳凝块,通常呈白色或淡黄色颗粒状。

1、喂养不当

喂养过量或奶粉冲调过浓可能导致宝宝消化不良。母乳喂养时母亲需避免高脂肪饮食,奶粉喂养应按标准比例调配。可尝试减少单次喂奶量并增加喂养频率,同时观察宝宝大便形态变化。

2、乳糖不耐受

原发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会导致乳糖消化不全。可尝试添加乳糖酶滴剂如康丽赋乳糖酶,或暂时改用低乳糖配方奶粉。母乳喂养可继续,但需在每次哺乳前补充乳糖酶制剂。

3、胃肠功能紊乱

婴幼儿肠道菌群未完全建立时易出现消化功能异常。可遵医嘱使用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微生态。适当腹部按摩有助于促进肠蠕动。

4、蛋白质消化不良

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可能出现奶瓣便,常伴有湿疹等症状。需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粉,母乳喂养母亲应严格回避奶制品。必要时可做过敏原检测确认。

5、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等感染会导致肠道黏膜损伤,表现为奶瓣便伴腹泻发热。需及时就医进行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服用蒙脱石散止泻,配合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擅自使用抗生素。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大便次数、性状及喂养情况,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若奶瓣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哭闹不安、体重增长缓慢、血便等情况,应立即就诊儿科消化专科。母乳喂养母亲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摄入过多高脂高糖食物。奶粉喂养要严格按说明冲泡,奶具需定期消毒。可适当延长喂奶间隔时间,给宝宝肠道充分休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