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乙肝三针和加强针是一样的吗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乙肝三针和加强针是一样的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勋
李勋 河南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乙肝三针和加强针并不完全一样,它们的接种目的、时间和适用人群均有所不同。乙肝三针是基础免疫程序,而加强针则用于增强或延续免疫力,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接种。
1、乙肝三针的作用和特点
乙肝三针是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程序,通常适用于婴儿、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成年人或乙肝抗体阴性者。接种程序为0-1-6模式,即第一针注射后间隔一个月接种第二针,第一针注射后六个月接种第三针。核心作用是帮助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HBsAb,从而对乙肝病毒产生保护。
全程接种三针后,约90%以上的健康人群可达到保护水平的抗体滴度通常≥10、IU/L。但部分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老年人等可能需要额外检测抗体再评估是否需要补充疫苗接种。
2、乙肝加强针的必要性
乙肝加强针的作用是加强基础免疫效果或唤醒免疫记忆。通常适用于以下几类人群:
抗体滴度低于10、IU/L的接种者:部分人在完成乙肝三针后,抗体水平随时间下降,需通过血清检测确定是否需要加强免疫。
高风险暴露职业或群体:如医护人员、实验室工作者,频繁接触血液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免疫力低下者:如老年人、接受移植或化疗治疗的患者等,可能需要额外加强针维持长期免疫力。
3、如何检测是否需要加强针
判断是否需要接种加强针的科学方法是进行乙肝抗体检测乙肝五项检查中的HBsAb。如果抗体滴度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密切,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长期不治疗可能发展为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胃镜检查、呼气试验等方式检测,治疗包括抗生素联合疗法、质子泵抑制剂等。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由饮食不洁、共用餐具、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长期感染可导致胃黏膜炎症,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需通过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进行根除。 2、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感染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溃疡形成。症状包括上腹疼痛、反酸、黑便等。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四环素联合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3、胃癌风险: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感染可导致胃黏膜持续炎症和萎缩,进而发展为胃癌。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出现体重下降、贫血、呕血等。治疗需通过手术切除、化疗等方式进行。 4、检测方法: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包括胃镜检查、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等。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呼气试验通过检测呼气中的碳13或碳14标记尿素判断感染。 5、预防措施: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共用餐具,定期进行体检。感染后应及时治疗,避免长期炎症导致严重后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需综合饮食、运动、护理等多方面措施。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运动方面建议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增强免疫力。护理上需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滥用抗生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