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经期后外面痒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经期后外面痒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巩丽
巩丽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治医师

经期后外阴瘙痒可能由阴道炎、外阴皮肤过敏、激素水平变化、卫生用品刺激、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保持清洁、更换卫生用品、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阴道炎

经期后免疫力下降易诱发细菌性阴道病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感染常伴随灰白色分泌物伴鱼腥味,真菌感染则出现豆腐渣样白带及明显瘙痒。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细菌感染,克霉唑阴道片对抗真菌,乳酸菌阴道胶囊帮助恢复菌群平衡。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

2、外阴皮肤过敏

卫生巾、护垫中的荧光剂或香精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外阴红斑、丘疹伴刺痛感。建议更换为无添加剂的棉质卫生用品,瘙痒严重时可短期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配合氯雷他定片口服抗过敏。清洗外阴时禁用肥皂等碱性清洁剂。

3、激素水平波动

月经结束后雌激素水平回升可能刺激外阴神经末梢,出现短暂性瘙痒而无明显皮疹。可通过穿戴纯棉透气内裤缓解,每日用温水清洗1-2次,避免抓挠。若持续超过3天需排查其他病因。

4、卫生管理不当

经血残留、不及时更换卫生巾会导致外阴潮湿滋生细菌。建议每2-4小时更换卫生巾,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经期结束3天内继续使用温和洗液清洁。可适量使用红核妇洁洗液冲洗外阴。

5、糖尿病继发感染

血糖控制不佳者易继发念珠菌感染,表现为顽固性外阴瘙痒伴尿频。需监测空腹血糖,使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感染,同时配合格列美脲片控制血糖。日常需严格限制高糖饮食。

经期后需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带香味的沐浴产品刺激外阴。饮食上减少辛辣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瘙痒期间禁止盆浴、游泳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活动,若症状持续或出现分泌物异常、溃疡等情况,应立即至妇科进行白带常规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夫妻关系的时候出血是怎么回事

夫妻关系时出血可能由处女膜破裂、阴道干涩、阴道炎、宫颈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干预。

1、处女膜破裂

初次性行为可能导致处女膜撕裂出血,表现为少量鲜红色血液,通常无疼痛或轻微不适。这种情况无须特殊处理,保持会阴清洁即可,避免短期内重复进行性行为。若出血持续超过2天或伴随剧烈疼痛,需排除其他病理性因素。

2、阴道干涩

激素水平变化或心理紧张会导致阴道润滑不足,摩擦后引发表浅黏膜损伤出血。可尝试使用水溶性润滑剂缓解,日常增加大豆制品、深海鱼类等富含雌激素的食物。绝经期女性需就医评估是否需局部雌激素软膏治疗,如雌三醇乳膏。

3、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病或念珠菌感染可能使阴道黏膜充血脆弱,接触后易出血。常伴有分泌物异常、瘙痒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克霉唑阴道栓等药物,治疗期间禁止性行为。反复发作者建议伴侣同治,避免交叉感染。

4、宫颈病变

宫颈息肉、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疾病可能在性接触后引发出血,血液多呈暗红色。需通过妇科检查及HPV筛查确诊,轻度病变可采用保妇康栓干扰素治疗,中重度可能需宫颈锥切术。建议每年进行宫颈TCT联合HPV检测。

5、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侵犯阴道穹窿时,性交可能触发病灶出血并伴随深部疼痛。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检查,药物控制可选择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灶。该病易复发需长期管理。

日常应注意性行为前后清洁,避免粗暴动作。出血期间暂停性生活,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发热、剧烈腹痛,须立即就医排查宫外孕、恶性肿瘤等急重症。建议所有性活跃期女性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包括超声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筛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