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抽血休克可能由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低血糖反应、血容量不足、过敏反应、严重贫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停止抽血、平卧休息、补充糖分、扩容补液、抗过敏治疗等方式干预。
1、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抽血休克最常见的原因,与疼痛刺激或紧张情绪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症状。立即停止抽血并让患者平卧,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通常数分钟内可自行缓解。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改善心动过缓。
2、低血糖反应
空腹状态下长时间未进食可能诱发低血糖休克,表现为头晕、颤抖、意识模糊等。需快速检测血糖确认,立即口服葡萄糖粉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糖尿病患者抽血前应避免过量使用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或格列美脲片。
3、血容量不足
短时间内大量失血或脱水患者抽血时易出现循环血量不足,引发休克。常见于严重腹泻、烧伤或经期女性,伴随口渴、脉搏细速等症状。需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扩容,必要时输血。抽血前应评估患者 hydration 状态。
4、过敏反应
极少数人对消毒剂或乳胶手套过敏,可能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等过敏表现。需立即移除过敏原,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有过敏史者抽血前应主动告知医务人员。
5、严重贫血
血红蛋白低于60g/L的重度贫血患者抽血时可能诱发缺氧性休克,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唇发绀。需立即吸氧并静脉补充琥珀酸亚铁片或叶酸片等抗贫血药物。此类患者应控制单次抽血量,必要时分次采集。
抽血前应充分休息避免疲劳,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操作。有晕针史者可选择卧位抽血,抽血过程中可通过交谈分散注意力。抽血后按压针眼5-10分钟避免淤青,24小时内避免穿刺部位沾水。如出现心慌、视物模糊等先兆症状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日常注意均衡饮食补充铁质,贫血患者可适量增加动物肝脏、红肉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