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子宫肌瘤通常位于下腹部正中或偏左/右侧,具体位置取决于肌瘤生长方向。主要生长部位有子宫肌壁间、浆膜下、黏膜下、阔韧带内、宫颈部。
1、肌壁间:
肌瘤嵌入子宫肌层,占70%以上。表现为子宫均匀增大,可能压迫膀胱引起尿频或压迫直肠导致便秘。超声检查可见肌层内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
2、浆膜下:
肌瘤向子宫外表面突出,可能形成带蒂肿物。较大时可在腹部触及质硬包块,可能扭转引起急性腹痛。腹腔镜下可见子宫表面球形突起。
3、黏膜下:
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易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宫腔镜检查可见宫腔内隆起病变,严重者可能引起贫血或不孕。
4、阔韧带内:
肌瘤位于子宫两侧阔韧带间,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积水。CT检查显示盆腔侧壁占位性病变,需与卵巢肿瘤鉴别。
5、宫颈部:
肌瘤生长在宫颈组织内,可能阻塞产道影响分娩。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变形膨大,可能伴有异常阴道出血。
建议保持规律妇科检查,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盆腔超声筛查。日常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出现异常子宫出血、下腹坠胀或排尿排便异常时应及时就诊,根据肌瘤大小、位置及症状选择药物控制或手术治疗。适量补充铁剂预防贫血,瑜伽等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