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0次阅读
腹泻放屁多大便不成形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对症用药、排查病因等方式治疗。通常由饮食不当、肠道菌群紊乱、感染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减少豆类等产气食物摄入,选择低脂低纤维饮食。急性期可短暂禁食后逐步过渡到米汤、馒头等易消化食物。
2、补充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可与蒙脱石散联用改善腹泻症状。
3、对症用药蒙脱石散可吸附毒素保护肠黏膜,洛哌丁胺能抑制肠道蠕动,消旋山莨菪碱可缓解肠痉挛。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
4、排查病因持续超过3天或伴发热血便需就医,可能需完善粪便常规、培养或肠镜检查。慢性腹泻可能与乳糖不耐受、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有关。
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症状加重或出现脱水表现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
积食引起的发热通常为低热,体温多在37.3-38℃之间,一般持续1-3天,实际时间与积食程度、胃肠功能恢复速度、是否合并感染以及个体体质差异有关。
1、积食程度食物滞留量较少时发热可能24小时内消退,大量积滞可能导致发热持续2-3天,可通过腹部按摩和暂时禁食帮助缓解。
2、胃肠功能消化能力较强的儿童发热时间较短,胃肠蠕动缓慢者恢复较慢,建议家长适当给予温水补充并减少下一餐进食量。
3、合并感染若继发细菌性肠炎可能出现38.5℃以上高热,需就医排查,表现为呕吐物带胆汁或血丝,粪便检测可见白细胞升高。
4、体质差异过敏体质儿童可能反应更明显,发热期间家长需密切监测精神状态,出现持续嗜睡或抽搐应立即就医。
发热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可少量饮用米汤或苹果汁,避免强迫进食,若72小时内体温未降或出现脱水症状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