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子宫收缩乏力可能由产程异常、精神紧张、药物影响、子宫病变等因素引起。
1、产程异常产程过长或胎位不正会导致子宫肌纤维疲劳,表现为宫缩间隔延长、强度减弱。可通过调整体位、补充能量改善,必要时使用缩宫素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等药物。
2、精神紧张焦虑情绪会抑制催产素分泌,建议分娩时保持环境安静,家属陪伴缓解压力。过度紧张者需心理疏导,配合使用地西泮注射液等镇静药物。
3、药物影响过量使用硫酸镁、盐酸利托君等宫缩抑制剂可能干扰正常宫缩。需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改用阿托西班注射液等选择性宫缩抑制剂。
4、子宫病变子宫肌瘤、肌腺症等疾病会改变子宫肌层结构,常伴有月经量多、痛经史。需根据病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切除术等治疗方式。
建议孕妇定期产检,孕期适当补铁预防贫血,分娩时保持体力避免过度消耗。
怀孕期间B超检查通常在孕6-8周、孕11-13周、孕20-24周、孕28-32周及孕36-40周进行,具体时间需根据孕妇个体情况及医生建议调整。
1、孕早期B超孕6-8周首次B超用于确认宫内妊娠、胚胎存活及孕周估算,排除宫外孕等异常情况。
2、NT检查孕11-13周通过B超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结合血清学筛查评估染色体异常风险。
3、大排畸检查孕20-24周进行系统超声筛查,可观察胎儿各器官结构发育情况,诊断重大畸形。
4、孕晚期B超孕28周后通过B超监测胎儿生长指标、羊水量及胎盘位置,为分娩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孕期B超检查应严格遵医嘱进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检查前无须空腹但需适当憋尿以提高图像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