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内痔经常脱出说明什么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内痔经常脱出说明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内痔经常脱出通常说明痔核体积增大或肛周支持结构松弛,可能由长期便秘、腹压增高、久坐久站等因素引起。内痔脱出可分为一度脱垂(便后自行回纳)、二度脱垂(需手动回纳)、三度脱垂(持续外脱),需根据脱出程度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1、长期便秘

粪便干燥导致排便时过度用力,直肠静脉丛持续充血可引发痔核增大。表现为排便困难、肛门坠胀感,可能伴随便血。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改善。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化痔栓等药物。

2、腹压增高

慢性咳嗽、妊娠、肥胖等因素使腹腔压力持续升高,阻碍直肠静脉回流。常见肛门肿物脱出伴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能出现嵌顿水肿。建议控制基础疾病,孕妇可使用托腹带减轻压迫,肥胖者需逐步减重。急性期可短期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缓解症状。

3、肛垫下移

年龄增长或先天因素导致肛垫内结缔组织退化,表现为痔核脱出频率增加且回纳困难。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常伴肛门潮湿瘙痒。可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每日3组每组15次。顽固性脱垂需考虑胶圈套扎术或痔上黏膜环切术。

4、久坐久站

职业因素使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痔静脉曲张加重。典型表现为久坐后肛门坠胀加剧,痔核脱出体积增大。建议每小时活动5分钟,司机等职业可使用透气坐垫。发作期可配合温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5、炎症刺激

直肠炎、肛窦炎等炎症反复发作可导致内痔黏膜充血水肿。除脱出外还可出现排便疼痛、黏液便。需治疗原发感染,可选用普济痔疮栓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抗炎。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保持肛门清洁干燥。

日常需避免如厕时间超过5分钟,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可每日练习腹式呼吸改善腹腔压力,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减轻肛周静脉压迫。若脱出痔核无法回纳或出现剧烈疼痛、坏死征象,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手术治疗。定期进行肛门指检有助于监测病情进展。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肠子胀气如何治疗

肠子胀气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肠子胀气通常由饮食不当、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减少易产气食物的摄入,如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气体滞留。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减少空气吞咽。 2、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饭后适当散步,促进消化。避免久坐,适当运动,如瑜伽、慢跑,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减少压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影响消化。 3、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常用药物包括西甲硅油口服液,每次1-2毫升、二甲硅油片剂,每次1-2片、活性炭片剂,每次2-3片,这些药物有助于吸附肠道气体,缓解胀气。 4、肠道菌群调节:适当补充益生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减少产气。可通过酸奶、发酵食品或益生菌制剂摄入。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破坏肠道菌群。 5、就医检查:若胀气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疾病有关,需进行肠镜、粪便检查等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肠子胀气的护理需从饮食、运动、心理等多方面入手。饮食上,建议多摄入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类,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运动方面,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心理上,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消化功能。若症状持续,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