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宝宝每天尿又少又黄是肾病综合征吗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宝宝每天尿又少又黄是肾病综合征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宝宝每天尿量少且颜色黄不一定是肾病综合征,可能与水分摄入不足、饮食结构或生理性因素有关,但也需警惕泌尿系统疾病。

婴幼儿尿液浓缩是常见现象,尤其在夏季或活动量增加时。若宝宝饮水不足或大量出汗,肾脏会通过减少尿量、浓缩尿液来维持体液平衡,此时尿液呈深黄色且气味较重。母乳喂养的婴儿若未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时冲调比例不当,均可能导致尿液浓缩。这类情况通过增加喂水频率、调整喂养方式后多可缓解。部分食物或药物也可能导致尿色改变,如胡萝卜、维生素B2等会使尿液暂时性发黄。

当伴随排尿哭闹、发热、眼睑浮肿或体重增长缓慢时,需考虑病理性因素。尿路感染可引起尿量减少及尿液浑浊,肾炎患儿可能出现茶色尿伴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全身水肿,但单纯尿黄少见。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如尿道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疾病早期也可能仅表现为排尿异常。

建议家长记录宝宝每日排尿次数、尿色变化及饮水量,避免穿着过厚导致隐性失水。若调整喂养后尿量仍持续减少,或出现尿液呈洗肉水色、泡沫尿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儿科或肾内科进行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日常可适当增加冬瓜汤、梨汁等含水量高的辅食,但无须强制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幼儿急疹注意事项

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高热和皮疹,需注意观察、护理和预防并发症。幼儿急疹的护理方法包括降温、补水、观察皮疹、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就医。 1、降温:幼儿急疹常伴随高热,需通过物理降温缓解不适。可使用温水擦拭额头、腋下、四肢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适当减少衣物,保持室内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剂量为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或布洛芬混悬液剂量为5-10mg/kg,每6-8小时一次。 2、补水:高热期间幼儿易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可给予温水、稀释果汁或口服补液盐溶液,少量多次喂服。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哺乳次数。观察尿量,若尿量减少或尿液颜色深黄,提示脱水,需及时补充液体。 3、观察皮疹:幼儿急疹的皮疹通常在高热消退后出现,表现为红色斑丘疹,多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皮疹一般不痒,无需特殊处理,避免抓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若皮疹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4、避免交叉感染:幼儿急疹具有传染性,需注意隔离防护。避免带患儿去公共场所,减少与其他儿童接触。家庭成员需勤洗手,保持室内清洁通风。患儿使用的餐具、玩具等需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5、及时就医:幼儿急疹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但需警惕并发症。若高热持续超过3天、皮疹异常、出现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血常规、病毒检测等检查,必要时给予抗病毒治疗或对症处理。 幼儿急疹期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粥、蔬菜泥、水果泥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持室内环境舒适,避免过度包裹或受凉。皮疹消退后,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体温,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患儿得到充分休息和护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