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小便少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小便少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出现小便少可能与肾脏损伤有关,需警惕肾功能异常。过敏性紫癜肾炎通常由免疫复合物沉积、感染诱发、药物过敏、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尿量减少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双嘧达莫片等药物控制病情,同时注意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剧烈运动、监测尿量变化。

1. 免疫复合物沉积

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可导致毛细血管炎症,影响肾脏滤过功能。患儿可能出现镜下血尿伴尿量减少,严重时可见肉眼血尿。治疗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必要时联合环磷酰胺片。家长需每日记录患儿尿量及颜色变化,发现尿色加深或尿量持续减少应立即复诊。

2. 感染诱发

链球菌等感染可激活免疫系统加重肾脏损害。患儿常伴有发热、咽痛等感染症状,尿量减少可能伴随泡沫尿。急性期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控制感染,同时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保持口腔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3. 药物过敏

解热镇痛药或抗生素过敏可能诱发肾小管间质损伤。患儿用药后出现皮疹伴尿量骤减,可能伴随腰痛。需停用致敏药物并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严重时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家长应详细记录患儿用药史,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用药情况。

4. 遗传易感性

HLA-DRB1等基因变异可能增加疾病易感性。这类患儿往往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尿量减少进展较缓慢。治疗以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微循环为主,配合雷公藤多苷片调节免疫。家长需定期带患儿复查尿微量白蛋白,监测肾功能变化。

5. 环境因素

接触尘螨或花粉等过敏原可能加重肾脏炎症反应。患儿尿量减少多呈波动性,常与过敏原暴露时间相关。除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控制过敏外,需配合家庭环境除螨、空气净化等措施。家长应帮助患儿建立过敏日记,记录症状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性。

患儿日常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可选择鸡蛋、鱼肉等易消化蛋白。饮水量根据尿量调整,保持24小时尿量不少于5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肾损伤加重,建议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定期监测血压和体重,发现下肢水肿或血压超过120/80mmHg需及时就医。病程中若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高血压危象表现,应立即急诊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肾阳虚患者,六味地黄丸是否适用

肾阳虚患者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肾阴虚,肾阳虚患者需选择其他药物进行调理。肾阳虚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中药调理、生活方式调整、心理调适等。 1、饮食调理:肾阳虚患者应多食用温补类食物,如羊肉、牛肉、韭菜、核桃等,这些食物具有温阳补肾的作用。避免寒凉食物,如冷饮、西瓜、梨等,以免加重阳虚症状。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增强体质。 2、运动锻炼:肾阳虚患者适合进行温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这些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阳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耗伤阳气。坚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阳虚体质,增强身体抵抗力。 3、中药调理:肾阳虚患者可选择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温补肾阳的中药。金匮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等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右归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附子等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的功效。 4、生活方式调整:肾阳虚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尤其是腰部和足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有助于阳气的恢复。 5、心理调适:肾阳虚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法缓解压力,有助于阳气的恢复。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获得情感支持,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维护。 肾阳虚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温补类食物,如羊肉、牛肉、韭菜、核桃等,避免寒凉食物。适量进行温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有助于增强阳气。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保暖,避免熬夜和受寒。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法缓解压力,有助于阳气的恢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