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青少年大便总出血怎么办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青少年大便总出血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蒙岭
蒙岭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便血的因素或病因较多,但常见因素或病因有:①上消化道出血(见呕血)。②小肠出血,如肠结核、局限性肠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小肠肿瘤、肠套叠等。③结肠出血,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癌等。④直肠出血,如直肠癌、直肠损害、痔、肛裂等。⑤其他疾病,如痔疮、肛裂、各种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伤寒与副伤寒、钩虫病、维生素缺乏症等。肛裂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和出血。其痛很有特点,即先于排便时突发刀割样疼痛(由于粪便划破肛管皮肤所致),然后短暂缓解,继而出现长时间肛痛(由于肛门括约肌受刺激后产生痉挛所致)。临床常见患者因怕痛畏惧排便,出现"怕痛----忍便----便干----更痛"的恶性循环现象。肛裂引起的出血也因撕裂血管的程度或多或少,常见因肛裂长期或大量出血而至贫血的病例。肛裂早期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出现肛管溃疡(裂口纤维化,又称陈旧性肛裂)、肛乳头肥大(息肉样瘤)、哨兵痔(皮赘增生)等三种病症,继续发展还可出现肛窦炎(肛门慢性炎症)和肛瘘(肛门化脓性炎症),与前三症合称"肛裂五特征"。也有因长期慢性炎性刺激成肛管癌的可能。肛裂病人对解便往往有特殊的恐惧感,因为怕解便出血,有意忍着,致使大便燥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家庭护理时,要耐心说服,使其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且多食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给缓泻药,如石蜡油20-40毫升,每晚一次。但禁用剧常用皮肤用药。热水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保持局部清洁,方法是在较深的盆具内盛40℃的温开水或1:5000的常用皮肤用药溶液,让病人坐入盆内约15-20分钟。亦可试行封闭疗法,或用10%-20%常用皮肤用药涂抹溃疡面,然后用等渗盐水洗去,外涂消炎止痛油膏或栓剂。对经久不愈,或采用上述方法无任何效果者,应劝其接受肛裂切除等手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儿童贫血看什么指标

儿童贫血主要看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儿童贫血可能与营养缺乏、遗传性疾病、慢性感染、血液系统疾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食欲减退、心率增快、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1、血红蛋白浓度

血红蛋白浓度是诊断贫血的核心指标,反映血液携氧能力。儿童血红蛋白正常值随年龄变化,6个月至6岁低于110克/升,6-14岁低于120克/升可诊断为贫血。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下降明显,可能伴随血清铁蛋白降低。地中海贫血患儿血红蛋白电泳可见异常血红蛋白带。重度贫血需警惕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需完善骨髓穿刺检查。

2、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直接反映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浓度共同评估贫血程度。营养性贫血常见红细胞减少伴小细胞低色素改变,如缺铁性贫血红细胞计数多低于4.0×10¹²/升。溶血性贫血可能出现红细胞计数骤降伴网织红细胞升高。慢性肾病导致的贫血通常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成比例下降。

3、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压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体积百分比,正常儿童范围为33-42%。该指标降低提示血液稀释或红细胞生成不足,如缺铁性贫血患儿红细胞压积可低于30%。红细胞压积异常增高需警惕脱水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结合平均红细胞体积可鉴别贫血类型,小细胞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或地中海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多见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

4、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体积反映单个红细胞大小,正常值为80-100飞升。低于80飞升为小细胞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超过100飞升为大细胞性贫血,可能由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儿平均红细胞体积可正常,但红细胞形态异常。该指标需结合红细胞分布宽度评估红细胞大小均一性。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指每个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量,正常值为27-34皮克。该指标降低提示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常低于27皮克。慢性病贫血可能表现为正常色素性或轻度低色素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时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可正常或增高。该指标异常需结合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铁代谢指标进一步分析。

家长发现儿童贫血指标异常时,应保证饮食中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的摄入,适量增加红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铁的食物。避免过量饮用牛奶影响铁吸收,烹饪使用铁锅有助于补铁。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指标变化,重度贫血或病因不明者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维生素B12注射液等药物,避免自行补铁导致铁过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