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为什么越来越多宝宝得渐冻症

|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为什么越来越多宝宝得渐冻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姚伟
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渐冻症在婴幼儿中属于罕见病,医学上称为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其发病率上升可能与遗传筛查普及、诊断技术提升等因素有关。该病主要由SMN1基因突变导致,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喂养困难、呼吸衰竭等症状。

1、遗传因素

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双方若携带SMN1基因突变,孩子有25%概率患病。随着基因检测技术推广,更多携带者被识别,客观上增加了确诊案例。家长需进行孕前基因筛查,高风险家庭可通过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阻断遗传。

2、诊断技术进步

过去易被误诊为脑瘫或先天性肌病,现通过基因检测、肌电图、肌肉活检等手段可明确诊断。新生儿筛查项目在部分地区的实施,使得无症状期患儿得以早期发现。建议家长在孕期完善脊髓性肌萎缩症携带者筛查,出生后关注宝宝运动发育里程碑。

3、环境诱因假说

部分研究提出孕期感染、毒素暴露可能加重基因缺陷表达,但尚未形成明确证据。临床观察到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可能损伤运动神经元,家长需注意孕期避免接触化学污染物,按时接种风疹等疫苗。

4、生存期延长

呼吸支持、营养管理技术进步使重症患儿生存期延长,既往可能早期夭折的病例现在能被统计。多学科护理团队可帮助患儿维持吞咽功能,使用无创呼吸机改善通气,但疾病仍无法根治。

5、社会关注度提升

罕见病保障政策完善和媒体宣传,促使更多家庭积极就医确诊。国内已将诺西那生钠等靶向药纳入医保,但家长需注意药物仅能延缓病情,需配合康复训练维持肌力。

家长发现宝宝出现抬头困难、蛙样体位等异常时,应立即到儿童神经内科就诊。日常护理需注意预防吸入性肺炎,使用特殊奶瓶辅助喂养,定期进行关节被动活动。目前基因治疗药物Zolgensma对2岁以下患儿效果显著,但须在专业医师评估后使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益生菌宝宝能吃两袋吗

益生菌一般不建议宝宝一次性吃两袋,具体用量需遵医嘱或参考产品说明书。益生菌摄入过量可能导致胃肠不适或影响肠道菌群平衡。

婴幼儿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益生菌摄入量需严格控制。单次服用两袋益生菌可能超出宝宝肠道耐受量,引发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对益生菌的需求量存在差异,新生儿期每日摄入量通常不超过50亿CFU,1岁以上幼儿可适当增加至100亿CFU。市售益生菌产品每袋含量差异较大,部分高浓度产品单袋即可能接近或超过推荐量。

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根据宝宝肠道菌群检测结果调整用量,如抗生素使用后需补充特定菌株时,可能短期增加剂量。早产儿或存在乳糖不耐受等特殊体质宝宝,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无乳糖配方的益生菌并严格控制剂量。部分复合型益生菌产品含有益生元成分,过量摄入可能加重肠道产气反应。

建议家长选择标注婴幼儿适用剂型的益生菌产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分次服用。可优先选择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临床研究较充分的菌株,避免与温度超过40℃的液体同服。若宝宝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或持续哭闹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儿科医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