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牙齿深覆合导致后牙高度不足可通过正畸治疗、咬合重建、修复治疗、功能矫治及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主要与先天发育异常、长期咬合创伤、磨牙症、牙列缺损及关节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1、正畸治疗:
通过固定矫治器或隐形矫治技术调整牙齿位置,建立正常覆合覆盖关系。对于后牙垂直高度不足者,可采用片段弓技术或种植支抗进行牙齿垂直向控制,配合Ⅱ类牵引改善咬合平面。治疗周期通常需18-24个月,需定期复诊调整矫治力。
2、咬合重建:
采用全冠或高嵌体修复方式恢复后牙解剖形态,通过增加修复体咬合面厚度补偿垂直高度。修复体材料可选择全瓷或金属烤瓷,需精确测量息止颌间隙,分次调改避免颞下颌关节不适。该方法适用于牙体条件尚好的局限性咬合塌陷病例。
3、修复治疗:
对于多颗后牙缺失导致的咬合高度丧失,可设计固定桥或种植修复。修复体需恢复正常的尖窝锁结关系,前牙区需保留足够切导角度。重度磨耗病例可能需要过渡性咬合垫适应新颌位,再行永久修复。
4、功能矫治:
青少年患者可配合肌功能训练器促进颌骨垂直向发育。成人患者需进行咀嚼肌群协调训练,消除异常咬合习惯,配合咬合板稳定关节位置。
5、手术干预:
严重骨性深覆合伴颌骨发育异常者,需正颌手术调整颌骨三维位置。常见术式包括上颌LeFortⅠ型截骨下降术、下颌矢状劈开术等,术后需配合正畸精细调整咬合。手术方案需通过头影测量及模型外科确定。
深覆合患者日常应避免紧咬牙及单侧咀嚼,选择软质食物减少牙齿磨耗。建议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睡眠时可佩戴软质咬合垫保护牙齿,进行双侧均衡的咀嚼肌按摩。出现关节弹响或咀嚼疼痛需及时就诊,避免继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保持治疗后的咬合稳定需长期佩戴保持器,定期复查咬合关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