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脊柱外科

后背上部脊柱中间疼痛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后背上部脊柱中间疼痛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竺平
竺平 江苏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后背上部脊柱中间疼痛可能是由肌肉过度紧张、姿势不良、脊椎疾病如椎间盘突出或骨质疏松、外伤导致的软组织损伤或炎症等因素引起的。建议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缓解和治疗措施,包括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
1、肌肉过度紧张或姿势不良
长时间的低头、伏案工作、久坐或低质量的睡眠姿势可能导致上背部肌肉紧张甚至痉挛,引发疼痛。解决方法包括:
改善姿势:保持坐姿和站姿时脊柱自然挺直,避免过度驼背或低头。
调整工作习惯:每工作1小时站立活动5-10分钟,缓解紧张的肩背部肌肉。
适当做放松运动:如转肩、伸展背部的瑜伽动作。
2、脊椎相关疾病
一些脊椎疾病如椎间盘突出、脊椎侧弯、骨质疏松或椎体退化可能引起脊柱中间的疼痛。这类问题通常涉及骨骼和神经系统,需要专业评估。应对方案包括:
就医拍片检查:通过X光、MRI或CT影像明确病因。
药物治疗:针对骨质疏松可以服用如维生素D或钙剂,同时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帮助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进行理疗、牵引或肌肉按摩,帮助恢复脊柱正常功能。
3、外伤或过度使用背部肌肉
过度体力劳动、长时间提拉重物或运动后未进行有效放松,容易造成软组织拉伤或慢性炎症,继而引发脊柱中间疼痛。这类疼痛通常可以通过护理自行缓解。处理方法为:
局部冷敷:急性期用冰块敷上背部,每次10-15分钟,减轻炎症。
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超过48小时后可以用热敷缓解肌肉僵硬感。
恢复期避免重复用力:停止高强度运动,可适当减少背部使用频率。
4、内脏器官反射性疼痛
某些内脏疾病,如胆囊炎、胃溃疡或心血管疾病,也可能会将疼痛反射到背部。此类原因需高度警惕,病程复杂时应尽早就医,通过心电图、B超或胃镜等检查排查。
如背部疼痛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出现伴随的手脚麻木、胸闷或无法正常活动,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以排除潜在的严重疾病。行动迅速,积极治疗,才能有效缓解症状,避免发展成更加严重的健康问题。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屁股打针损伤神经的症状

屁股打针损伤神经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感觉异常、肌肉无力、反射减弱和运动障碍。臀部注射若操作不当可能损伤坐骨神经或臀上神经,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损伤程度。

1、局部疼痛

注射后出现持续性锐痛或灼烧样疼痛是神经损伤的典型表现。疼痛可能从注射点向大腿后侧、小腿放射,活动或按压时加重。神经炎症反应会导致局部组织水肿,进一步压迫神经纤维。轻度损伤可通过热敷缓解,严重者需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

2、感觉异常

受损神经支配区域可能出现麻木、刺痛或蚁走感等异常感觉。坐骨神经损伤时足底皮肤感觉减退,臀上神经损伤则表现为臀部外侧感觉障碍。这类症状与神经髓鞘损伤相关,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有助于修复。若出现袜套样感觉缺失需警惕完全性神经断裂。

3、肌肉无力

臀大肌或下肢肌群力量下降提示运动神经纤维受损。患者可能出现足部下垂、行走拖步或无法单腿站立。神经传导阻滞会导致肌肉失神经支配,早期进行低频电刺激治疗可预防肌肉萎缩。严重者需联合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促进再生。

4、反射减弱

跟腱反射或膝跳反射减弱是神经损伤的客观体征。反射弧传导通路受损时,即使强力叩击肌腱也无法诱发正常反射。这种情况常伴随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康复期可配合针灸治疗改善神经兴奋性。

5、运动障碍

严重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完全性运动功能丧失,如足背屈困难或脚趾无法伸展。此类情况多需进行神经松解术或移植术,术后需持续使用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修复髓鞘。长期功能障碍者应进行步态训练预防关节挛缩。

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就医,通过肌电图明确损伤程度。急性期需保持患肢制动,避免热敷加重水肿。恢复期可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增强神经耐受性,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猪肝、全麦面包促进修复。日常应选择注射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避开臀部外上象限神经密集区进行注射操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