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母乳性黄疸通常无须停奶三天,多数情况下可继续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新生儿肠道菌群未完全建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黄染程度较轻且持续时间较长。
母乳性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的延续,与母乳喂养直接相关。黄疸程度多为轻度至中度,血清胆红素水平通常低于15毫克每分升。持续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胆红素排泄,反而可能加速黄疸消退。建议增加喂养频率至每日8-12次,确保新生儿摄入充足母乳,同时密切观察黄疸变化情况。
少数情况下如血清胆红素超过15毫克每分升或上升速度过快,可能需要暂停母乳喂养24-48小时并配合光疗。此时应使用配方奶替代喂养,暂停期间需定时挤奶以维持泌乳量。若黄疸持续超过3周或伴有嗜睡、拒奶等症状,需排除胆道闭锁等病理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患儿护理需保持每日晒太阳10-15分钟,注意避免直射眼睛。监测大小便次数及颜色,正常母乳喂养婴儿每日应有6-8次小便及3-5次黄色大便。避免使用茵栀黄等中成药,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定期随访胆红素水平,绝大多数患儿2-3个月内黄疸可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