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 >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睡觉呼吸声音粗重呼哧呼哧的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睡觉呼吸声音粗重呼哧呼哧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睡觉时呼吸声音粗重呼哧呼哧的,可能与鼻腔狭窄、喉软骨发育不全、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先天性呼吸道异常等因素有关。新生儿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鼻腔和呼吸道较为狭窄,容易因分泌物或轻微堵塞导致呼吸声音异常。喉软骨发育不全可能使呼吸时气流通过不畅,产生呼哧声。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或肺炎,可能导致鼻腔或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加重呼吸音。过敏反应如对尘螨或花粉敏感,也可能引发呼吸道炎症。先天性呼吸道异常如喉软化症或气管狭窄,需进一步医学检查明确。
1、鼻腔狭窄:新生儿鼻腔通道较窄,容易因分泌物或轻微堵塞导致呼吸不畅。可通过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液软化分泌物,并用吸鼻器轻轻清理鼻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使用棉签等硬物清理,以免损伤鼻腔黏膜。
2、喉软骨发育不全:喉软骨未完全发育可能导致呼吸时气流通过不畅,产生呼哧声。这种情况通常随着月龄增长逐渐改善。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过度干燥,有助于缓解症状。
3、呼吸道感染:感冒或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鼻腔或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加重呼吸音。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125mg/次,每日三次或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颗粒15mg/次,每日两次,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4、过敏反应:尘螨或花粉等过敏原可能引发呼吸道炎症,导致呼吸声音异常。建议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被罩,避免使用地毯和毛绒玩具。若症状持续,可咨询医生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2.5ml/次,每日一次。
5、先天性呼吸道异常:喉软化症或气管狭窄等先天性异常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若确诊,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干预,如喉成形术或气管扩张术,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决定。
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新生儿睡眠环境舒适,避免过热或过冷。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定期进行儿科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若呼吸声音异常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咳嗽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打嗝什么原因造成的

新生儿打嗝可能由喂奶过快、吸入空气、胃食管反流、温度变化、神经发育未成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奶姿势、拍嗝、保持适宜温度等方式缓解。 1、喂奶过快:新生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喂奶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胃部过度膨胀,刺激膈肌收缩引发打嗝。喂奶时应控制流速,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避免一次性喂奶过多。母乳喂养时,母亲可调整哺乳姿势,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奶粉喂养时,选择适合月龄的奶嘴,避免奶孔过大。 2、吸入空气:新生儿在吸吮过程中容易吸入空气,导致胃部胀气,刺激膈肌引起打嗝。喂奶后应将婴儿竖抱,头部靠在肩上,轻轻拍打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拍嗝时可从下往上轻拍,持续1-2分钟,直至听到打嗝声。 3、胃食管反流:新生儿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胃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和膈肌引发打嗝。喂奶后应保持婴儿上半身抬高30度,避免立即平躺。母乳喂养的母亲需注意饮食,避免摄入过多油腻、辛辣食物,减少对婴儿胃肠道的刺激。 4、温度变化: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环境温度骤变可能导致膈肌痉挛引发打嗝。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摄氏度,避免冷热交替。外出时可适当增减衣物,注意保暖。洗澡时水温控制在37-38摄氏度,避免水温过低或过高。 5、神经发育未成熟:新生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膈肌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出现不自主收缩引发打嗝。随着月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打嗝频率会自然减少。日常护理中可适当进行抚触按摩,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按摩时可用温热的手掌轻轻按摩婴儿腹部,顺时针方向进行,每次5-10分钟。 新生儿打嗝是常见现象,家长无需过度担心。日常护理中应注意喂奶技巧,保持适宜温度,避免过度包裹。饮食方面,母乳喂养的母亲应保持营养均衡,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奶粉喂养时,选择适合月龄的配方奶粉,严格按照比例冲调。运动方面,可适当进行婴儿被动操,促进消化系统发育。如打嗝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