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神经性贪食症的核心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代偿性清除行为、对体型体重的过度关注以及伴随的心理困扰。神经性贪食症属于进食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不可控制的进食冲动和后续的补偿行为,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神经生物学异常等有关。
患者在短时间内摄入远超正常量的食物,通常伴有失控感。暴食发作时可能选择高热量易吞咽的食物,进食速度极快直至感到明显不适。暴食行为多发生在独处时,常因情绪波动诱发,事后产生强烈的羞愧或抑郁情绪。
为抵消暴食后果,患者会采取自我诱导呕吐、滥用泻药或利尿剂等极端手段。部分患者会通过过度运动或严格节食进行补偿。这些行为可能造成电解质紊乱、消化道损伤等躯体并发症。
患者对自身体型存在病态认知,即便体重正常仍持续恐惧发胖。频繁测量体重、照镜子检查体型,日常着装常选择宽松衣物遮盖身体。这种扭曲认知会持续强化异常进食行为。
多数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暴食行为常成为情绪调节方式。部分患者存在冲动控制障碍,可能出现自伤行为。情绪波动与进食行为形成恶性循环,需心理干预同步处理。
长期异常进食可导致月经失调、胃肠道功能异常、牙齿腐蚀等。反复呕吐可能引发腮腺肿大、手部瘢痕等特征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肾功能损害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神经性贪食症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建议建立规律的进食计划,避免过度节食诱发暴食。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纠正对食物和体型的错误认知。家属应避免对患者进食行为过度关注或指责,营造宽松的康复环境。定期监测体重和实验室指标,警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