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器质性精神病是什么意思

| 1人回答 | 2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器质性精神病是什么意思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崔界峰
崔界峰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器质性精神病是指由脑部结构损伤或躯体疾病直接导致的精神障碍,常见病因包括脑外伤、脑血管病变、脑肿瘤、代谢性疾病等。

1、脑部损伤

颅脑外伤、脑卒中、脑炎等器质性脑损害可能破坏神经传导功能,引发认知障碍、幻觉或情绪失控。典型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可能伴随肢体瘫痪等神经系统体征。临床常用奥氮平片、利培酮口服溶液等药物控制精神症状,同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手术或营养神经治疗。

2、退行性病变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晚期可能出现被害妄想、人格改变等精神症状。早期以认知功能下降为主,后期可合并激越行为。多奈哌齐片、卡巴拉汀胶囊等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延缓病情进展,严重时需联合喹硫平片改善精神症状。

3、代谢紊乱

肝性脑病、尿毒症等代谢性疾病导致毒素蓄积时,可能诱发意识模糊、昼夜颠倒等谵妄状态。特征性表现为扑翼样震颤、血氨升高。治疗需纠正基础代谢异常,如乳果糖口服溶液降血氨,必要时短期使用氟哌啶醇注射液控制兴奋症状。

4、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失调可能伴随焦虑、抑郁或精神病性症状。甲亢患者易出现易怒、躁狂,甲减则多见淡漠迟钝。需通过甲巯咪唑片、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调节激素水平,精神症状严重时可临时使用劳拉西泮片。

5、物质中毒

酒精依赖、毒品戒断或重金属中毒可能引起幻觉妄想等暂时性精神障碍。长期酗酒者可能出现科萨科夫综合征,表现为虚构记忆。治疗需立即脱离毒物接触,使用纳洛酮注射液拮抗阿片类药物作用,戒断期配合地西泮片预防抽搐发作。

器质性精神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生命体征,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激,家属应协助记录症状变化。饮食宜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羹、鱼肉粥等,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睡眠障碍者可尝试冥想训练。所有药物均须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边缘人格障碍是几级精神病

边缘人格障碍在精神病分类中属于第二级精神病。第二级精神病主要指那些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但尚未达到严重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程度的心理疾病。边缘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包括情绪不稳定、自我认同障碍、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冲动行为。这类患者通常能够维持一定程度的社会功能,但情绪波动和人际关系问题可能导致其生活受到较大困扰。 1、情绪不稳定:边缘人格障碍患者常表现为情绪波动剧烈,可能从极度兴奋迅速转为极度沮丧。这种情绪不稳定可能导致患者在与他人互动时表现出不可预测的行为,进而影响其人际关系。治疗方面,心理治疗如辩证行为疗法DBT是主要手段,帮助患者学会情绪调节技巧。 2、自我认同障碍:患者常常感到自我认同模糊,缺乏稳定的自我形象,可能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模式。这种自我认同问题可能导致患者在生活中感到迷茫和困惑。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帮助患者逐步建立稳定的自我认知。 3、人际关系紧张:边缘人格障碍患者往往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极端的依赖和排斥,可能导致频繁的冲突和关系破裂。这种人际关系问题可能进一步加剧患者的情绪波动。治疗中,人际关系疗法IPT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人际交往技巧,减少冲突。 4、冲动行为:患者可能表现出冲动行为,如自伤、滥用药物或过度消费,这些行为可能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治疗中,药物治疗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以帮助控制冲动行为,心理治疗则帮助患者学会行为控制技巧。 5、社会功能影响:尽管边缘人格障碍患者通常能够维持一定的社会功能,但其情绪波动和人际关系问题可能导致其生活受到较大困扰。治疗中,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边缘人格障碍的治疗需要长期的心理干预和药物支持。饮食方面,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量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有助于情绪稳定。运动方面,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方面,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其建立稳定的生活环境,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