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儿童急淋复发率是多少

|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急淋复发率是多少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率一般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之间,实际复发概率受到疾病危险度分层、治疗反应、基因异常、微小残留病水平、免疫治疗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疾病危险度分层

低危组患儿复发率通常低于百分之十,中危组约百分之十五,高危组可能超过百分之三十。危险度分层主要依据初诊时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情况等临床特征,以及染色体核型、融合基因等分子生物学指标。规范的危险度分层能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

2、治疗反应

诱导化疗第15天骨髓缓解状态和第33天完全缓解率与复发显著相关。泼尼松试验反应良好、早期微小残留病转阴的患儿复发风险较低。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毒性导致剂量调整或延迟,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3、基因异常

存在BCR-ABL1、MLL重排、IKZF1缺失等高危基因异常的患儿复发风险增加。而ETV6-RUNX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预后较好。二代测序技术可检测更多基因突变,如JAK-STAT通路异常激活与复发相关。

4、微小残留病水平

诱导治疗结束后微小残留病大于百分之零点零一提示复发风险显著升高。采用流式细胞术或PCR技术定期监测微小残留病,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患儿并及时调整治疗强度。

5、免疫治疗应用

接受CD19-CAR-T细胞治疗或贝林妥欧单抗等免疫治疗的患儿,可获得深度缓解并降低复发率。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也有助于减少复发,但需平衡移植物抗宿主病风险。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骨髓象,加强营养支持,避免感染,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和随访。维持治疗阶段需注意巯嘌呤类药物代谢基因检测,根据中性粒细胞计数调整剂量。复发后可通过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争取二次缓解,部分患儿仍可获得长期生存。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压和贫血有关吗

血压和贫血可能存在一定关联,贫血可能通过影响血液携氧能力、心脏负荷、血管张力、代谢功能以及慢性疾病等因素间接影响血压。 1、血液携氧能力:贫血时,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导致携氧能力下降。为了维持组织器官的供氧需求,身体可能通过增加心输出量来代偿,这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尤其是心率加快和收缩压升高。 2、心脏负荷:贫血状态下,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泵血以满足全身氧需求。长期的高负荷工作可能导致心肌肥厚,进而影响血压调节,可能出现血压升高或波动不稳定的情况。 3、血管张力:贫血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内分泌调节,导致血管张力异常。例如,贫血可能引起一氧化氮代谢紊乱,导致血管扩张或收缩功能失调,从而影响血压水平。 4、代谢功能:贫血可能影响身体的代谢状态,例如导致能量供应不足或代谢产物堆积。这些变化可能间接影响血压调节机制,例如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或交感神经活性。 5、慢性疾病:贫血常与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病、肝病或恶性肿瘤相关。这些疾病本身可能通过炎症、内分泌紊乱或器官功能障碍等机制影响血压,导致血压异常。 贫血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和豆类。同时,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但应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和血常规,必要时就医咨询,以明确贫血原因并针对性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