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得了糖尿病不想打胰岛素怎么办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得了糖尿病不想打胰岛素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不想打胰岛素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口服降糖药、血糖监测、中医调理等方式控制血糖。糖尿病可能与遗传、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

1、调整饮食

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增加蔬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的摄入。采用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稳定血糖波动,减少对胰岛素的需求。

2、增加运动

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结合抗阻训练如深蹲、俯卧撑,每周2-3次,帮助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

3、口服降糖药

二甲双胍片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格列美脲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阿卡波糖片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药物,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4、血糖监测

通过指尖血糖仪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记录空腹、餐前餐后血糖数据。了解食物、运动和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建立血糖日记,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和控制效果。

5、中医调理

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黄芪、山药等药材健脾益气,或针灸刺激特定穴位改善糖代谢。需配合现代医学治疗,不可完全替代降糖药物。注意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疗效。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眼底和肾功能检查,预防并发症。若血糖控制不佳或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仍需及时接受胰岛素治疗。与医生保持沟通,根据病情变化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停药的标准

糖尿病停药的标准需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功能恢复程度及并发症风险综合评估。停药并非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血糖控制:患者需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将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0mmol/L,且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7.0%。持续稳定的血糖控制是停药的前提条件。 2、胰岛功能恢复:通过胰岛功能检测评估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若胰岛功能明显改善,能够自主分泌足够的胰岛素维持血糖稳定,可考虑逐步减少药物剂量,直至停药。 3、并发症风险:停药前需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若并发症风险较低,且血糖控制良好,可尝试停药。若存在高风险,需继续用药控制血糖。 4、生活方式干预:停药后需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糖低脂饮食、规律运动、体重控制等。生活方式干预是维持血糖稳定的关键,需长期坚持。 5、定期监测:停药后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若血糖出现波动或升高,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重新启动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停药后需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糖低脂饮食,如增加蔬菜、全谷物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规律运动,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同时保持体重在合理范围内。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与医生保持沟通,确保血糖稳定,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