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4次阅读
恶性乳腺肿瘤是指乳腺组织中发生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三阴性乳腺癌等类型。恶性乳腺肿瘤通常由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可能表现为乳房肿块、皮肤凹陷、乳头溢液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1、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导管癌是恶性乳腺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70%-80%。这种肿瘤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点,可能通过淋巴管或血管转移至其他器官。患者通常表现为乳房无痛性硬块、皮肤橘皮样改变或乳头内陷。诊断需结合乳腺超声、钼靶及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
2、浸润性小叶癌
浸润性小叶癌约占乳腺癌的5%-15%,起源于乳腺小叶末梢导管。与导管癌相比,小叶癌更易呈现多灶性生长,且双侧乳腺发病概率较高。临床表现可能仅有乳房增厚感而非明显肿块,容易漏诊。影像学检查可见星芒状阴影,病理特征为癌细胞呈单行线样排列。治疗方案需根据激素受体状态选择内分泌治疗或联合化疗。
3、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这类肿瘤侵袭性强、复发风险高,好发于年轻女性。典型症状包括快速增长的乳房肿块伴皮肤红肿。由于缺乏激素受体靶点,治疗以化疗为主,可考虑PARP抑制剂等新型靶向药物。
4、炎性乳腺癌
炎性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恶性乳腺肿瘤,表现为乳房皮肤红肿、发热、橘皮样改变,易误诊为乳腺炎。病理特征为真皮淋巴管内癌栓形成,属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疾病进展迅速,确诊时多已发生淋巴结转移。治疗需先采用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再行全乳切除及放疗,五年生存率相对较低。
5、乳腺Paget病
乳腺Paget病是累及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恶性乳腺肿瘤,临床特征为乳头糜烂、结痂伴瘙痒,约半数患者可触及乳房肿块。病理检查可见乳头表皮内存在Paget细胞。该病常合并深部导管内癌或浸润性癌,治疗方案取决于是否伴有肿块,可能需全乳切除或保乳手术联合放疗。
恶性乳腺肿瘤患者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临床检查,每年接受乳腺影像学评估。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蔬菜水果摄入,限制高脂高糖食物。根据体力状况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患侧上肢负重。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可参加乳腺癌患者互助小组获取社会支持。严格遵医嘱完成后续治疗,出现骨痛、咳嗽等异常症状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