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病程

|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病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晗
刘晗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迁延性腹泻病程通常持续2周至2个月,实际时间受到感染因素、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免疫功能低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感染因素:

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肠道黏膜持续损伤,表现为水样便伴发热,需进行粪便检测并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益生菌制剂或抗生素治疗。

2、喂养不当:

过早添加辅食或食物过敏会加重肠道负担,建议家长采用低乳糖配方奶粉喂养,逐步过渡到BRAT饮食(香蕉、米糊、苹果泥、吐司)。

3、乳糖不耐受: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导致腹泻迁延,家长需暂时改用无乳糖奶粉,配合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必要时使用乳糖酶补充剂。

4、免疫功能低下:

早产儿或营养不良患儿肠道修复能力差,需监测电解质平衡,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脾氨肽,并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

病程中家长应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若出现嗜睡或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三阳转大三阳意味着什么

小三阳转大三阳通常意味着乙肝病毒感染状态发生变化,可能由免疫控制减弱、病毒复制活跃、肝功能异常、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

1. 免疫控制减弱

机体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的抑制能力下降,可能导致病毒复制增加。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

2. 病毒复制活跃

乙肝病毒DNA载量升高,传染性增强。需通过肝功能检查和病毒学检测评估病情,可遵医嘱选择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3. 肝功能异常

肝脏炎症活动可能导致血清学标志物转换。伴随转氨酶升高时,需结合保肝治疗,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辅助改善肝功能。

4. 合并感染

重叠感染丁型肝炎病毒等病原体可能加速病情进展。需完善血清学检查明确诊断,针对合并感染采取联合治疗方案。

建议乙肝感染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每3-6个月复查乙肝五项、HBV-DNA及肝脏超声等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