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小孩反复发烧到39摄氏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烧、病因治疗、预防护理等方式处理。反复高热可能与感染性因素、免疫异常、环境刺激、代谢紊乱等原因有关。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孩子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保持室温25摄氏度左右,减少衣物覆盖促进散热。
2、药物退烧: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小儿退热栓等。家长需注意给药间隔时间,避免重复用药。
3、病因治疗:可能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川崎病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咳嗽、排尿异常、皮疹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后针对性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等药物。
4、预防护理:家长需保证孩子每日饮水量,发热期间选择米粥等易消化食物。观察有无嗜睡、抽搐等危重表现,体温持续不降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
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发热期间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口腔清洁。反复高热超过3天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儿科就诊。
新生儿心脏房间隔缺损多数属于轻度先天性心脏病,缺损较小者可能自愈,缺损较大者需医疗干预。严重程度与缺损大小、位置及是否合并其他畸形有关。
1、小型缺损缺损直径小于5毫米时,50%患儿在1岁内可自然闭合。建议家长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观察喂养情况和体重增长。
2、中型缺损缺损5-8毫米可能影响心肺功能,表现为吃奶费力、多汗等症状。需使用地高辛口服液、呋塞米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必要时行介入封堵术。
3、大型缺损缺损超过8毫米易导致肺动脉高压,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发育迟缓。需在婴幼儿期进行外科修补手术,常用术式包括直接缝合和补片修补。
4、复杂畸形合并肺静脉异位引流等复杂畸形时,需在新生儿期紧急手术。这类患儿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心脏功能和生长发育。
建议母乳喂养并按需补充铁剂,避免剧烈哭闹,定期至儿童心脏专科随访。出现口唇青紫、拒奶等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