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风湿免疫科

什么是抗核抗体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抗核抗体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峰
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抗核抗体是细胞内的细胞核和细胞浆的成分所产生的自身抗体,通常出现在病理状态下和生理条件下。在病理条件下,常见的原因是风湿性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肌炎、皮肌炎等。另外,呼吸系统中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消化系统中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肿瘤科中的淋巴瘤、白血病;慢性细菌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均可出现抗核抗体阳性。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特别是老年人,抗核抗体阳性率及滴度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但通常不伴有其他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提高免疫力可以打免疫球蛋白吗

提高免疫力一般不建议通过注射免疫球蛋白实现,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特定疾病治疗或免疫缺陷患者。

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人血浆中提取的抗体混合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严重感染等。对于健康人群,免疫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盲目注射外源性抗体可能抑制自身抗体产生,反而降低免疫应答效率。长期使用还可能增加过敏反应、血栓形成等风险。普通人群通过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自然方式即可维持正常免疫功能。

对于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等患者,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是必要的医疗手段。某些获得性免疫缺陷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反复感染,或特定病毒感染期间也可能短期使用。但需严格遵循适应证,在专业医师评估后按需使用,不可作为常规保健措施。

保持免疫力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保证7-9小时睡眠,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避免过度消毒和滥用抗生素,适当接触自然环境有助于免疫系统成熟。若出现反复感染或愈合缓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而非自行使用血液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