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孩脱水怎么办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脱水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小孩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调整饮食、静脉补液、控制原发病、监测体征等方式治疗。脱水通常由腹泻、呕吐、发热、出汗过多、饮水不足等原因引起。

1、口服补液盐

轻中度脱水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散,如口服补液盐散Ⅲ,能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该药物适用于急性腹泻引起的脱水,使用时需按说明书配比温水。若患儿出现频繁呕吐或无法口服,需及时就医。家长需观察患儿尿量及精神状态变化。

2、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幼儿可进食米汤、稀释苹果汁等低渗液体。避免高糖饮料加重渗透性腹泻。少量多次喂食,每次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腹泻期间可暂时减少乳制品摄入,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常规饮食。

3、静脉补液

严重脱水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适用于持续呕吐、意识模糊或皮肤弹性极差的情况。治疗期间需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调整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

4、控制原发病

感染性腹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轮状病毒肠炎需注意接触隔离,诺如病毒感染需加强环境消毒。发热患儿可配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退热,避免过度包裹导致出汗加剧脱水。

5、监测体征

家长需记录患儿排尿次数、眼泪分泌、囟门凹陷程度等。每小时尿量少于1毫升/公斤或持续嗜睡提示脱水加重。使用电子体温计定时测量体温,观察有无抽搐、呼吸急促等并发症。若口服补液12小时后症状无改善需复诊。

预防脱水需保证每日饮水量,婴儿按150毫升/公斤计算,幼儿每日至少1000毫升。夏季或发热时增加饮水频次,运动后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品。注意饮食卫生,生冷食物需彻底加热。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降低重症腹泻风险。出现腹泻呕吐时早期使用口服补液盐,避免发展为严重脱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起湿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治疗

小孩起湿疹通常由遗传、环境刺激、皮肤屏障功能不全、过敏反应、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避免诱因、光疗等方式治疗。湿疹在医学上称为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1、遗传因素

父母有过敏性疾病史的小孩更容易出现湿疹,可能与基因突变导致皮肤屏障蛋白缺失有关。这类患儿常伴有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建议家长加强保湿护理,使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修复皮肤屏障,避免抓挠刺激。

2、环境刺激

气候干燥、汗液刺激、接触化纤衣物等物理因素可诱发或加重湿疹。表现为皮肤红斑、脱屑伴明显瘙痒。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选择纯棉衣物,出汗后及时清洁,可配合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损。

3、皮肤屏障异常

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皮脂分泌少,易受外界刺激导致屏障损伤。临床可见皮肤粗糙、皲裂等症状。需每日多次涂抹凡士林等封闭性保湿剂,洗澡水温不超过38℃,避免使用碱性洗剂。

4、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或吸入性过敏原可能诱发湿疹发作,常见过敏原有牛奶、鸡蛋、尘螨等。患儿往往伴有剧烈瘙痒和渗出倾向。建议家长记录饮食日记,必要时做过敏原检测,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

5、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可加重皮肤炎症,表现为渗出、结痂等继发感染征象。需就医进行细菌培养,确诊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时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家长应注意保持患儿指甲清洁。

湿疹患儿日常应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室温维持在22-24℃为宜。洗澡后3分钟内全身涂抹保湿霜,每周用量不少于250克。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宠物毛发等常见致敏原。若皮损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饮食回避可能致敏食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