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肉毒素适用于额纹、眉间纹、鱼尾纹、鼻背纹、颈纹等部位的除皱治疗。
1、额纹
额纹是前额部位的横向皱纹,主要由额肌过度收缩导致。肉毒素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乙酰胆碱释放,使额肌暂时性麻痹,从而减轻或消除皱纹。治疗时需精准注射至额肌肌腹,避免影响提眉功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暂时性头痛或轻微淤青,通常1-2周内消退。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操作。
2、眉间纹
眉间纹又称川字纹,是皱眉肌、降眉肌和眼轮匝肌共同收缩形成的纵向皱纹。肉毒素可有效松弛这些肌肉,改善眉间区域的静态纹和动态纹。注射点位通常设计为眉间五点法,需注意避免上睑下垂并发症。效果一般维持3-6个月,需定期补打以维持疗效。
3、鱼尾纹
鱼尾纹是眼轮匝肌收缩导致的外眼角放射状皱纹。肉毒素注射可选择性减弱眼轮匝肌外侧纤维的收缩力,保留正常眨眼功能。注射点位通常位于眶外侧1-2厘米处,剂量需严格控制以防眼睑下垂或面部表情僵硬。治疗后48小时内应避免揉搓注射区域。
4、鼻背纹
鼻背纹是鼻肌收缩产生的横向皱纹,常见于频繁皱鼻动作者。肉毒素可通过抑制鼻肌收缩改善鼻背皮肤褶皱。注射时采用微量多点技术,避免影响鼻部正常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鼻部麻木感,通常2周内自行缓解。效果显现需1-2周时间。
5、颈纹
颈纹包括颈阔肌收缩形成的垂直带和皮肤老化导致的水平纹。肉毒素通过松弛颈阔肌改善颈部轮廓和垂直纹路,但对皮肤弹性丧失形成的横纹效果有限。注射需避开喉部重要结构,采用低浓度多点注射法。治疗后应避免颈部过度后仰动作,以防药物扩散影响吞咽功能。
接受肉毒素除皱治疗后,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高温环境及面部按摩,以防药物扩散影响非目标肌肉。治疗前后1周内禁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可能增强肉毒素毒性的药物。日常需加强防晒和保湿护理,配合含有维生素C、透明质酸的护肤品可延长除皱效果。若出现眼睑下垂、吞咽困难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建议两次治疗间隔不少于3个月,长期使用者可逐渐延长间隔周期。